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注释:我在湖州,秋天的颜色总是加重了白发,我归乡的时间还远远没有尽头。
我身上欠了很多的江湖债,还没有穿上袈裟就已经出家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州期间写的。首联写诗人在湖州时,秋色加重了白发,而归乡的时间却遥遥无期;颔联写他身无分文,欠下很多江湖债务,还没有披上僧衣就已经出家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注释:我在湖州,秋天的颜色总是加重了白发,我归乡的时间还远远没有尽头。
我身上欠了很多的江湖债,还没有穿上袈裟就已经出家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州期间写的。首联写诗人在湖州时,秋色加重了白发,而归乡的时间却遥遥无期;颔联写他身无分文,欠下很多江湖债务,还没有披上僧衣就已经出家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次韵严叔贤见寄 罗公升吟咏严叔贤之诗 1.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 威风凛凛的凤凰展翅高飞于九天之上,它选择在十洲之地安家。这描绘了一幅雄姿英发的图景,象征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2.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 为何这只高贵的凤凰落入凡间,与普通的鸡鸭嬉戏?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3.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 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弹琴吟歌
【注释】 李古城: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狂醒道人:即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道教天台宗南宗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八区:指四方。一发不可息:形容风力很大。地行人:指南北方向的人。颠倒忘南北:形容醉得很厉害。醒眼:指清醒的眼力。大慧力:指高深的道法。楚天高:指楚国的天空很高。寄两屐:形容走路时穿着两只鞋。袈裟:指袈裟衣。“况”同“堪”,“作轩冕剧”
【注释】:一闲五千日,功德高于山。如何天不借,驱向金革间。妖血醒人饥,马足愁险艰。今宵觞咏处,已带风雪颜。 皇穹未厌乱,肯放两脚闲。东海邈山河,庐峰定天关。即往不可留,我去何当还。后夜梦君时,哀笳鬓成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友人相别,心情十分凄苦。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国事、时局的忧虑。全诗以“忧”字为线索,层层展开,抒发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忧虑国事的复杂心态。
【注释】 道逢:在路上遇见。新婚:结婚,成家。时危: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家如寄:像寄居在别人家里一样。生离:指被迫分离的夫妻。恨终天:恨永远无法消除。称家: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办事。齐、宋:齐国和宋国。贤:贤人。白首:指年老,这里指老年。乐此桃李年:乐于享受桃李花盛开的春天。畸人:指不合群的人。感雉飞:感慨野鸡高飞。七载:七年。操断弦:指操琴。操,弹拨乐器的动作。三年扬州梦:指在扬州做客的三年生活
【注释】 ①兵馀:指在兵乱之后,家道中落。十八载:指十八年。②乃忽见此诗:忽然见到这首诗。③乾坤:天地。发危涕:流下悲伤的眼泪。④未论:不说。言语奇:用词奇妙。泗磬:古代乐器,以玉制成,形如磬。⑤丽色:美丽的颜色。藻鲛丝:用鲛绡织成的细绢。⑥堵墙人:诗人的邻居。⑦倾倒:倾倒笔墨。⑧奈何:为何。清平调:唐明皇所制曲名。寒笳:冷笛。吹:奏。⑨天遣放厥词:上天要放这些词。厥:他的。⑩墓槚:坟墓旁的柏树
诗句解析与译文 早起 - 注释: 描述清晨的起床场景。 - 译文: 早晨,我被五更的鼓声惊醒,从床上爬起来。 鼕鼕五鼓动 - 注释: 使用“鼕”和“鼕”来模拟鼓声,形容鼓声之大。 - 译文: 五更的鼓声响彻,我从梦中惊醒。 客子推枕起 - 注释: “客子”指离家在外的人。 - 译文: 作为离家在外的游子,我不得不起身迎接新的一天。 馀灯明壁间,照我发垂耳 - 注释:
春晓道中 笳鸣雨声歇,据鞍迎晓风。 桃花逞颜色,窈窕一川红。 经年用越地,杀气浮太空。 颇宜化工手,不到荆棘丛。 莺声忽起予,梦落柳影中。 缅怀习池赏,不减燕然功。 横槊岂无人,赋诗定谁工。 注释: 1. 笳: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如人喊。 2. 雨声歇:雨水停止落下的声音。 3. 据鞍迎晓风:骑马在早晨的微风中前进。 4. 桃花逞颜色:桃花盛开,色彩艳丽。 5. 窈窕一川红
【注释】 夜月怀超然故台——在夜晚的月光中怀念高远而空旷的古代建筑。 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深夜的风雨声已经停止,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我的屋子上空。 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打开门却只见我一个人在院子里。 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我在廊上徘徊不能入睡,那影子从墙边掠过竹子投到地上。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观赏玩赏情趣还没有结束,但矮小的屋子挡住了我远望的视线。 故山有层台
【注释】 詹厚斋:诗人的朋友,名不详。 秋气深:秋天的凉意。 霜虫:指蟋蟀。 御风:乘风而行。 我屋:我的居室。 离合:离别和团聚。这里指朋友之间的聚散无常。 丘壑间:指隐居山林。 五日诗:即《五日诗》。 肝肠洗旧染:比喻涤荡了旧习。 刀圭:古代的一种药物。 公等:你们。 不必:不需要。 道衰:道德衰落。 如何:怎样。 更轻别:又一次轻易地分别。 持用慰渴饥:用以解渴。 出硕果:指收获。
南山有好鸟,来集鸿鹄行。 鸣声日已都,六翮岁以长。 虽云气类集,习久迹已忘。 所期逍遥游,一息视八荒。 三年稻梁少,去与鹰鹯翔。 好音变饥啸,鸷声嗔馋肠。 重来见鸿鹄,反噬气益张。 鸿鹄不汝尤,矰缴防汝伤。 注释: 赠给游仁翁。 在南山上,有只好鸟,飞来和鸿鹄一起飞行。 它的歌声,每天都是那么悦耳动听。 这只鸟的翅膀,一年比一年长得快。 虽然它和天上的气一样,但它已经习惯了,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菩提寺 一亩方池几劫灰,哭声未了笑声催。 六桥烟柳相逢处,半是菩提拭泪来。 注释:菩提寺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镇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诗句中的“一亩方池”指的是寺庙内的方形水池,而“几劫灰”则暗示着这个水池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变迁。这里的“哭声未了笑声催”可能是描述人们在水池旁哭泣与欢笑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同感受和态度。“六桥烟柳相逢处”描绘了寺庙前的六座石桥和周围的柳树
演福寺 祎翟当年让福人,早知何用羡长春。 帝乡抔土真无憾,怨绝龙沙万里身。 注释:祎翟:这里指古代帝王或贵族,让福人即谦让福禄的人。长春:常绿植物,这里借指青春长在。帝乡:皇帝的住所。抔(póu):土丘。怨绝:怨恨断绝。龙沙:沙漠,这里指塞上边地。万里身:身在万里之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淡然和坚韧,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虽然身处帝乡,但却没有因为拥有肥沃的土地而感到满足
这首诗描写了旌德寺静云亭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游览时的感悟。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1. 第一句“岩壑幽幽竹树青”,描绘了静云亭周围的景色。岩壑指的是山岩之间的峡谷,幽暗而深邃;竹树青则表现出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2. 第二句“山泉鸣处看云生”,进一步描绘了静云亭附近的自然景观。山泉是大自然的精华,泉水潺潺,声音悦耳
发湖州其二 忆彭蠡太湖三十驿,澄江如练思玄晖。 云海相逢待何日,苕溪叶飞再相忆。 诗句释义 1. 彭蠡太湖三十驿 - 彭蠡: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江西省境内。 -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有“人间瑶池”之美誉。 - 三十驿:古代传递公文的驿站,每三十里设置一个。这里用以形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频繁的来往。 - 意境: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古老的交通图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物资交流的重视。 2.
注释: 灵岩寺的石门和老树枝繁枝茂,曾经见过吴娃拥翠华;为什么秦宫唐苑都属佛家,百年多是梵王家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灵岩寺游览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首二句描绘了灵岩寺山门和老树的壮丽景象,其中“吴娃”指吴地美女,“翠华”指帝王的仪仗。诗人通过对这两座建筑和它们的历史的追溯,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历史遗迹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与历史变迁的看法,认为佛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角落
诗句释义: 灵岩寺 其二 马嵬锦袜战尘中,辱颈空馀颈血红。 却是西施偏命好,国亡犹得嫁朱公。 译文注释: 在马嵬(今属陕西),战马踏过的尘埃中,她(杨贵妃)的锦袜已经沾满了尘土,颈间残留的血迹依然鲜红如初。然而,她的命运却与寻常女子不同,即便国破家亡,她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嫁给了唐明皇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灵岩寺》为蓝本,通过描绘杨贵妃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