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
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
注释:
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
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
译文:
天空的云层忽晴忽阴,野花在雨水中垂挂着。
游人们不要抱怨天空多雨,更何况春天已经很深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王维任尚书右丞期间(约公元725年前后)。当时正逢寒食节,天气多雨。王维看到这样的景象,便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漠漠行云晴复阴”描写了天空中的云彩变化多端。漠漠,形容云彩稀疏、朦胧。行云,指天上流动的云彩。晴复阴,意味着天空一会儿晴朗一会儿又阴沉下来。这句诗通过描写行云的变化来表现天气的多变。
颔联“野花垂湿晚沉沉”,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野花在雨水中垂着头,显得有些萎靡不振。晚沉沉,形容时间已经很晚了,天色昏暗。这句诗通过对野花和夕阳的描述,表达了对春末时节景色的感慨。
颈联“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游人们不要因为下雨而感到烦恼,毕竟这个时候已经是春天了。东皋,指一个地方的名字,可能是诗人的住所附近。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即即使天气多变,也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理解和包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游人的劝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