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酬一问分宾主,端的如何辨正邪。
卓尔未能超本际,茫茫难透眼前花。
【解析】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兼有描写的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对“辨正邪”的问题进行讨论;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观点的看法。
首句“一酬一问分宾主”,是说诗人和友人就辨正邪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对话。“酬”即答,“问”就是提问。诗人回答了友人的问题,而对方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形成了一种对话交流的局面。
第二句“端的如何辨正邪”,是说诗人对友人的提问进行了回答。这一句是对第一句“一酬一问分宾主”的进一步解释。诗人在回答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辨正邪”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辨正邪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所以诗人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第三句“卓尔未能超本际”,是说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已经认真地思考、讨论过问题,但仍然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在“辨正邪”问题上的认识状况的一个说明。诗人在这里用一个比喻来表示自己的观点:虽然自己已经尽力去想,但仍然没有超出事物的原貌(即本际),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真正正确的东西。这个比喻既说明了诗人对自己认识状况的一种自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认识的不满。
第四句“茫茫难透眼前花”,意思是说诗人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模糊不清,难以捉摸。这一句是诗人对前面两句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在“辨正邪”问题上的认识状况所作的进一步说明。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在“辨正邪”问题上的困惑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认识的怀疑情绪。
【答案】
这首诗通过诗人和朋友之间关于辨正邪问题的谈话,表达出了诗人对于辨正邪问题的重视及自己的认识状况。
首句“一酬一问分宾主”,是说诗人和友人就辨正邪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对话。“酬”即答,“问”就是提问。诗人回答了友人的问题,而对方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形成了一种对话交流的局面。
第二句“端的如何辨正邪”,是说诗人对友人的提问进行了回答。这一句是对第一句“一酬一问分宾主”的进一步解释。诗人在回答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辨正邪”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辨正邪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所以诗人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第三句“卓尔未能超本际”,是说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已经认真地思考、讨论过问题,但仍然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在“辨正邪”问题上的认识状况的一个说明。诗人在这里用一个比喻来表示自己的观点:虽然自己已经尽力去想,但仍然没有超出事物的原貌(即本际),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真正正确的东西。这个比喻既说明了诗人对自己认识状况的一种自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认识的不满。
最后两句“茫茫难透眼前花”,意思是说诗人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模糊不清,难以捉摸。这一句是诗人对前面两句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在“辨正邪”问题上的认识状况所作的进一步说明。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在“辨正邪”问题上的困惑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认识的怀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