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
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宝器。
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林下既了空”:
  • 解释:在树林的深处已经领悟到了空性。
  • 注释:此处描绘了修行者深入自然、静心修行的境界,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体会和领悟佛法的真理,即“空”。
  • 赏析: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
  1. “尘中须达事”:
  • 解释:尘世之中需要明白事物的本质。
  • 注释: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难以洞察事物的本质。这里强调了修行者需要超越世俗认知,深入事物的本质。
  • 赏析:反映了修行者对世事洞明的智慧,以及他们能够看透表象的能力。
  1. “随事了真空”:
  • 解释:面对任何事物都能领悟到空性。
  • 注释:这里的“空性”是指事物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而是因缘聚合、无常变化的。修行者能够洞察到这一点,意味着他们已经超越了对事物的执着和分别。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修行者对佛法深奥理解的体现,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1. “自空展化事”:
  • 解释:从自己的内心展开教化行为。
  • 注释:修行者不仅在外界传播佛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修行,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心,从而影响和教化他人。
  • 赏析:这反映了修行者的内在修炼和外在教化相结合的思想,强调了内心修养对于教化他人的重要作用。
  1. “事空空事中”:
  • 解释:事情本身是空的,但它存在于其中。
  • 注释:这里的“空”指的是无自性、无常、不固定的特质。修行者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空性的,但并不意味着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它们存在于我们的认知和感受之中。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修行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认识到事物的虚幻和无常,同时也意识到它们在我们的感知中的存在。
  1. “淘镕成宝器”:
  • 解释:通过经历和历练,可以提炼出珍贵的价值。
  • 注释:这里的“宝器”比喻为修行者通过经历世间的种种苦难、考验和磨炼,最终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智慧。这些经历和历练使得修行者能够提炼出内在的宝藏,即深厚的智慧和慈悲心。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的经历和磨难是通往智慧和觉悟的必经之路。
  1. “宝器盛醍醐”:
  • 解释:珍贵的宝器装满了最珍贵的液体。
  • 注释:“醍醐”是佛教中的一种珍贵饮品,据说饮用它可以使人获得最大的益处。在这里,“宝器”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和境界,而“醍醐”则代表了他们的智慧和悟性的精华。
  • 赏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智慧和慈悲,这种状态就像是装满了最珍贵液体的宝器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