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玉池方解冻,人间杨柳又垂春。
山堂尽日焚香坐,长忆毗耶多口人。
【注释】
上苑:皇家园林。毗耶: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清净”。口人:指佛教徒。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皇家园林中的玉池刚刚解冻;人们世间的杨柳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绿意盎然。我整天在山堂里焚香静坐,常常想念着那些信奉佛教的人们。
【赏析】
这是一首寄诗给无垢居士的七律。诗题一作《寄王居士》。此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回大地的景象,后两句抒发诗人对佛家的敬仰之情。全诗构思独特,语言清新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写景。“上苑”指皇家园林,是皇帝和贵族游乐的地方。玉池,这里指皇家园林的池塘,池水清澈,碧波荡漾。“方解”,方才解冻,才解冻。“人间”,这里指平民百姓的家。“杨柳又垂春”,指柳条开始吐绿发青。这一句写初春景象,表现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气勃勃。“又”,再一次。“垂”,垂下,生长。“春”,这里指春天。
第二句承上而来,由自然界写到人间社会。“长忆”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毗耶”,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清净”。 “多口人”,指佛教徒。“毗耶”,佛教徒的代称。
第三联写自己对佛家的敬仰之情。“尽日”,整天。“山堂”,指山里的僧舍或寺院。“焚香”,烧香礼佛。这一句说,诗人整日在山堂里虔诚地焚香拜佛。“口人”,佛教徒的代称。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佛家教义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山堂”是僧舍,“长忆”说明诗人常来此参禅打坐。“毗耶”是梵音的汉语音译,即“毗卢遮那”的简称,是佛教密宗中阿弥陀佛的形相,又称“无量身”、“法身佛”,代表最高的智慧与慈悲。“多口人”指佛经上所说:“毗卢遮那”是诸佛的住处,一切众生都从他那里接受佛法。这一句说,我整日都在山堂里虔诚地焚香礼佛,常常想起那些信奉佛法的人。
全诗构思独特,语言清新明快,以白描手法刻画了一幅初春自然景色图,同时通过写自己的行为举止间接表达了对佛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