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竭提国犹在半途,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注释】

摩竭提国:印度古国名。巴鼻:山名,即喜马拉雅山脉。

谈玄说妙:谈论玄学和佛教的微妙之处。好肉剜疮:比喻好意办了坏事。

举古明今:从古代说到当今。抛沙撒土:指随意地发表议论或文章。

【赏析】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唐代著名诗僧贯休所作的一部集子。这部诗集共160篇,其中第59篇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偈》的第一百零五首,全诗如下:

摩竭提国犹在半途,

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

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译文:

摩竭提国虽然还存在一半路程,但已不再有巴鼻(即山峰)。

谈论玄学和佛教的微妙之处就像用刀剜肉一样残忍,

将古代的事与现今的事相提并论,就像是把沙子和泥土抛洒在空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学的极端论调,认为佛教的教义已经变得十分浅显,甚至有些荒谬,连“摩竭提国”这个代表佛教经典的国家也不复存在了。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讽刺了那些盲目崇拜佛教的人。

首句中的“犹在半途”意味着佛教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和意义。第二句中的“全无巴鼻”更是强调了这一点。这里的“巴鼻”是指山峰,而“全无”则表示没有一丝一毫的痕迹,也就是说佛教已经被彻底抛弃或遗忘。

接下来两句是对这种思想的进一步阐述。第三句中的“谈玄说妙”是指对佛教的深入讨论和研究,而“好肉剜疮”则是比喻这种行为如同用锋利的刀片割破了自己的皮肤一样痛苦。第四句中的“举古明今”则是指从古代的事情中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抛沙撒土”则表示这种观点被随意地传播和扩散,没有任何根据和依据。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的批判和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失望和不满。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佛教,不要盲目崇拜或迷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