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处不得住,生铁称锤被虫蛀。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
三十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
恁么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
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呢哒哩吽㗶吒。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全诗共四句,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有佛处不得住,生铁称锤被虫蛀。
译文:即使在有佛的地方,也不能停留,就像生了锈的铁锤被虫子蛀了一样。
注释:“佛”在古汉语中指佛教、佛性或佛陀。这里的“有佛处不得住”可能是指佛教徒不应在佛教圣地逗留或居住,因为那可能与他们的修行或信仰相冲突。而“生铁称锤被虫蛀”则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生锈的铁锤,比喻那些被世俗生活或诱惑侵蚀的人。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即即使是最虔诚的佛教徒也不能忽视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否则他们可能会像生锈的铁锤一样被这些诱惑所破坏。这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保持警觉,不被世俗生活所迷惑。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
译文:没有佛的地方要赶紧走过去,因为一旦不小心就会撞到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上的破灶。
注释:“无佛处”可能指的是没有宗教信仰或信仰缺失的地方,如世俗世界。而“嵩山破灶”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表示嵩山的破败,暗示着宗教的衰败或信仰的缺失。
赏析: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强调在没有信仰或宗教支持的地方,人们需要更加谨慎行事,以免因疏忽而导致不幸的后果。这种紧迫感反映了人们对信仰和宗教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三十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
译文:距离三十里之外不要随意举起东西,因为在两个石人之间正在低声交谈。
注释:“三十里外”可能指的是一个较远的距离。而“石人相耳语”则是一种象征性的描绘,表示两个人之间的秘密交流。
赏析:这两句诗强调了谨慎和谨慎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做出重要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误解,需要小心处理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恁么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
译文:如果这样做,那么你将不去那里,因为这句话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
注释:“恁么”是一种方言表达方式,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如果”。而“此语已行遍天下”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味着这句话已经广泛传播,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信念或规则。
赏析:这两句诗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某种信念或行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它暗示了这种信念或行为不仅适用于某个特定的群体或地区,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共识。这种普遍性和重要性使得这种信念或行为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指导意义。
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呢哒哩吽㗶吒。
译文:摘取杨花作为礼物,摘取杨花作为礼物,唵嚤呢哒哩吽㗶吒。
注释:“摘杨华”可能指的是从树上摘下杨花作为礼物。而“唵嚤呢哒哩吽㗶吒”则是梵文咒语的一种形式,用于祈求平安和祝福。
赏析:最后这两句诗以重复的方式结束,强调了杨花的珍贵和祈愿的重要性。它们提醒我们珍惜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情感,能够触动人心并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