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噇,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诗的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个僧人在江南江北游历的故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江令请赞 - 江令:指的是一位名叫江令的人,他可能是贾岛的朋友或同行者。请赞:在这里可能是指请求贾岛为其作一首诗来赞美江令。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 渠:指江令自己。本宣州人:江令本来是宣州(今属江西)人。生缘:出生的原因。在宁国:在现在的安徽宣城一带生活。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 释迦:佛教的创始人,即佛陀。弥勒:佛教中的未来佛,又称“慈氏”。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意思是江令既不尊崇佛陀,也不尊敬弥勒佛。
家贫无饭噇,出家去投佛 - 家贫:家境贫穷。无饭噇:没有饭吃。出家:放弃世俗生活,成为僧侣。去投佛:到寺庙里寻求佛法。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 行脚:行走于各地的僧人。走诸方:到处旅行,寻找佛法。江南:指南方地区。江北:指北方地区。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 参禅:参拜禅师,学习佛法。白拈贼:指那些在禅宗中随意妄言,玩弄言辞的人。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 眼里有瞳人:眼睛里还有眼珠子。肚中无点墨:内心却没有一点真知灼见。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 跛阿师:这里比喻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说得行不得:虽然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做不到。
这首诗通过对江令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僧人的生活现状。他们既没有深厚的佛法修为,又无法真正实践佛法,只能口头谈论,而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禅宗思想中的一些观念,如对于禅宗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上,而要通过实际修行来达到心灵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