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后幽岩山,中有四在句。
院在要人兴,钟在要人铸。
道在要人行,佛在要人做。
头陀寒拾流,四句尽分付。
幽岩头陀求化
火后幽岩山,中有四在句。
院在要人兴,钟在要人铸。
道在要人行,佛在要人做。
头陀寒拾流,四句尽分付。
译文:
幽静的岩石山顶,有四个句子在流传。
寺院建在显赫人物那里,钟声由他们铸造。
修行的路径由他们引领,佛教的教义在他们中传播。
头陀(僧侣)在寒冷中捡拾流沙,这四句话就全部托付给他们了。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幽静的山中寻求修行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山中的四个句子来表达他对修行和佛法的理解。诗中的“火后幽岩山”意味着这座山在火后显得更加幽深宁静,而“中有四在句”则暗示着这些诗句是山上的某种智慧或教诲。
诗句转向寺院的建设,强调寺院是由显赫人物所建,而钟声则是由他们铸造的。这里反映了寺庙与世俗权力的关系,同时也展现了佛教对于世俗社会的依赖。
第三句“道在要人行”,指出了修行的路径是由杰出人物所引领的,这可能指的是那些在修行路上起到关键作用的人。而“佛在要人做”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教义的传播者应该是那些能够实践佛法的人。
最后两句“头陀寒拾流,四句尽分付”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在这里,“头陀”是指出家人,他们通常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如寒石上拾取流沙般的生活。而最后提到的“四句尽分付”则意味着这些诗句已经被传授给了所有需要的人,包括那些在寺院工作的人以及所有的信徒。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和佛法的理解,以及对佛教传播者的尊敬。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宗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