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已前不得去,寒木一寻生铁铸。
十五已后不得住,针筒鼻孔俱分付。
正当十五天然别,谁管春寒与秋热。
拈起笠子为焰光,遍在湖南并两浙。

这首诗的译文是:

十五年前的我已经离开,那时的我像是寒树中一截生铁铸成的。

十五岁之后的我已经不能停留,我的鼻孔和针筒一样,已经分成两部分了。

正当十五岁那年,我像天然地分别开来,不再受春寒与秋热的影响。

拿起斗笠为火焰添光,到处都能看到湖南和浙江的火焰。

注释:

  • 明州茂上人:指的是作者在杭州时遇到的一位僧人。
  • 十五已前不得去:十五岁之前的我已离开此地。
  • 寒木一寻生铁铸:形容当时环境艰苦,就像寒冬中的树木一般。
  • 十五已后不得住:十五岁之后我不能再在这里居住。
  • 针筒鼻孔俱分付:把我的鼻孔和针筒一样分开了。
  • 正当十五天然别:十五岁那年就像是天生地别。
  • 谁管春寒与秋热:没有人在意春天的寒冷和秋天的酷热。
  • 拈起笠子为焰光:拿起斗笠来给火焰添加光辉。
  • 遍在湖南并两浙:到处都能看到湖南和浙江的火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