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昙惟时乃现,馀芳得暖争抽。
谁肯不萌枝上,折来一洗春柔。
小智劳乎刻画,钝根溺在熏修。
纵是根同体一,皆为蝶戏蜂游。
所以南泉一指,顿开陆子双眸。
披秀因斋庆赞,东山助出茶瓯。
不是云居安乐,绝胜黄檗中洲。
更看年年二月,扁舟逆上春流。

这首诗是和刘天启的牡丹歠茶之作,其内容如下:

注释与赏析

  1. 译文:
  • 优昙花只在特定的时间绽放,其他花朵则在温暖的环境中争相开放。
  • 谁愿意不从枝头萌发,摘下来一洗春日的柔和?
  • 小智(指浅薄的智慧)被刻画,钝根沉溺于熏修之中。
  • 纵使它们的根相同,本质却都是蝴蝶戏蝶,蜜蜂飞舞。
  • 所以南泉和尚用一指点化,使得陆子顿开双眸。
  • 披着美丽的秀发因斋庆赞,东山助出茶瓯。
  • 不是云居安乐,绝胜黄檗中洲。
  • 再看每年二月份,扁舟逆上春流。
  1. 赏析:
  • “优昙惟时乃现,馀芳得暖争抽。”: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稀有之物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显现的哲理。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需要适当的环境来展现。”馀芳得暖”意味着温暖的环境促使花朵竞相开放。
  • “谁肯不萌枝上,折来一洗春柔。”: 这里描绘了人们对于春天美景的向往与欣赏。诗人用“不萌枝上”形容那些不愿去发现美的人,而愿意去摘取花朵来洗净心灵之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欣赏。
  • “小智劳乎刻画,钝根溺在熏修。”:这句批评了那些过于注重形式、技巧的人,他们往往忽略了内在的真实和自然的本质。”钝根溺在熏修”比喻那些缺乏洞察力的人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不能理解事物的真实意义。
  • “所以南泉一指,顿开陆子双眸。”:通过南泉和尚的一指点化,使得原本困顿的陆子顿开双眸,领悟到了更深的道理。这句话强调了关键人物或启示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启发思考的巨大影响。
  • “披秀因斋庆赞,东山助出茶瓯。”:描述了一位僧人在斋庆活动中为众人提供美食的场景,以及他如何帮助准备茶具等细节。这个场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不是云居安乐,绝胜黄檗中洲。”:这句话表明即使生活在一个安逸的地方也不如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更为重要。”黄檗中洲”在这里可能是指禅宗修行的地点,暗示了精神上的追求远胜过物质上的享受。
  • “更看年年二月,扁舟逆上春流。”: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不断追求和欣赏,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欣赏到春天的美丽。这里的”逆上春流”象征着面对困难和挑战,仍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