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乌巨山为笔,蘸鄱阳湖作墨。
空中大书六字,荐福和尚语录。
若人一览无遗,山僧与伊脔肉。

【注释】

与:和,给。净上人:净名和尚。开行:指净上人在《语录》中展开论述。

【译文】
捏取乌巨山作笔,蘸着鄱阳湖的水当墨,在空中书写“六字真言”的经文,这是净名和尚的《语录》。如果人们能够一览无遗地看穿它,那么山中的僧人就是他的一块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对净名和尚及其弟子们进行了一番挖苦,表现了作者对净名和尚以及其弟子们的不满情绪。

第一句:“捏乌巨山为笔,蘸鄱阳湖作墨”,意思是说把乌巨山当作笔,把鄱阳湖当作墨,这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净名和尚在《语录》中阐述佛理、宣扬教义的用词。这里的“乌巨山”指的是庐山,因为庐山又名“乌巨山”,“鄱阳湖”指的是鄱阳江口的湖泊,因湖水碧绿清澈,所以又称“鄱阳”。作者通过这个比喻,既赞美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又讽刺了净名和尚的文笔如画。

第二句:“空中大书六字,荐福和尚语录”,意思是说在天空中书写“六字真言”,这是净名和尚的《语录》,作者在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净名和尚的《语录》内容丰富、深奥难懂。这里的“六字真言”指的是佛教中的六字箴言,即“南无阿弥陀佛”。作者通过这个表述,不仅赞美了净名和尚的智慧和才能,也暗示了净名和尚的《语录》内容过于艰涩,不易理解。

第三句:“若人一览无遗,山僧与伊脔(luán)肉”,意思是说如果人们能够一眼看懂《语录》的全部内容,那么我就是他的一块肉。这里的“人”指的是净名和尚,而“伊”则是指净名和尚。作者通过这个表达,讽刺了净名和尚的《语录》内容过于繁琐,让人难以理解,就像他想要吃掉自己的一块肉一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净名和尚以及其弟子们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