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异众木,岁寒陵严霜。
兰茝异众草,林深发幽香。
须知君子道,不为穷困伤。
须知君子言,唯为仁义彰。
夫君真儒者,言行何优长。
文宗轲兼雄,志嫉墨与杨。
攘袂叱浮伪,百感生刚肠。
峨冠事礼容,群小畏矜庄。
去年游霅溪,相逢秋气凉。
倾盖既如旧,寄宿林间房。
开怀黜二霸,议道归三王。
月席屡更仆,风轩时飘霜。
相遇分既洽,相别情弥伤。
今年住孤山,夫君又来杭。
泛舟频相寻,道旧皆夕阳。
君惟儒家流,才术况汪洋。
终期正礼乐,勿事和尘光。
青云即奋飞,庶见儒风扬。
贻叶秀才诗
松柏异众木,岁寒陵严霜。
松柏是松和柏两种植物,它们与其它树种相比,更能经受住严冬的严寒。这句诗用“岁寒陵严霜”来形容松柏的品质,寓意着松柏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拔。
兰茝异众草,林深发幽香。
兰花与蕙草都是香气浓郁的植物,它们在深林中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句诗通过对比其他花草,突出了兰花和蕙草的独特魅力。
须知君子道,不为穷困伤。
君子之道是指正直、高尚的品德。这句诗提醒我们,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为贫贱所动摇。
须知君子言,唯为仁义彰。
君子之言是指正义之言,它能够彰显出仁义的价值。这句诗告诉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夫君真儒者,言行何优长。
这位贤士真是一位儒者,他的言行都表现得非常出众。这句诗赞美了这位贤者的才华和品行。
文宗轲兼雄,志嫉墨与杨。
文宗是文化的象征,他兼备英勇和智慧,对那些邪恶势力如墨家和杨氏学派持反对态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和道德的尊重。
攘袂叱浮伪,百感生刚肠。
攘袂是撩起衣襟的动作,这里用来表示愤怒。叱浮伪是指斥责那些虚伪的行为,而百感生刚肠则形容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愤怒。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对虚伪行为的反感和愤怒。
峨冠事礼容,群小畏矜庄。
峨冠是指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是比喻贤者的气质。事礼容是指遵守礼仪规范,而群小畏矜庄则形容那些小人因为贤者的威严而感到敬畏。这句诗描绘了贤者的高贵和威严。
去年游霅溪,相逢秋气凉。
霅溪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这里用来形容贤者曾经游览的地方。相逢秋气凉则是形容与贤者相遇时,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凉爽。这句诗描绘了贤者的美好时光。
倾盖既如旧,寄宿林间房。
倾盖是指放下车盖,这里是比喻与贤者重逢的场景。寄宿林间房则形容贤者在山林间搭建了住所。这句诗描述了贤者与诗人再次相见的情景。
开怀黜二霸,议道归三王。
开怀是畅快的心情,黜二霸是指推翻两个霸主,而议道归三王则是说讨论道理回归到古代的三位圣王那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者的智慧和远见的赞赏。
月席屡更仆,风轩时飘霜。
月席是月光下的小坐处,这里用来形容贤者夜晚与诗人相聚的场景。月席屡更仆则形容贤者夜以继日地陪伴诗人。风轩时飘霜则是形容夜晚的微风中带着淡淡的霜气。这句诗描绘了贤者和诗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
相遇分既洽,相别情弥伤。
相遇分即指离别之时,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与贤者分别时的悲伤情绪。相别情弥伤则形容诗人因分别而感到更加伤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今年住孤山,夫君又来杭。
今年是诗人居住于杭州的日子,而贤者的丈夫再次来到杭州。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贤者的归来。
泛舟频相寻,道旧皆夕阳。
泛舟是指在湖上划船,这里用来形容贤者和诗人一起游玩的场景。泛舟频相寻则形容他们频繁地出游寻找乐趣。道旧皆夕阳则是说他们在黄昏时分谈论往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贤者共同享受休闲时光的画面。
君惟儒家流,才术况汪洋。
君指的是贤者的丈夫,儒家流则是儒家学派的分支,这里用来形容贤者的丈夫是儒家学者。才术况汪洋则形容贤者的丈夫才学渊博,学识广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贤者丈夫的敬佩之情。
终期正礼乐,勿事和尘光。
终期是指最终实现的目标,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希望与贤者共同遵循儒家礼乐的思想。勿事和尘光则是说不要追求表面的虚荣和浮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诱惑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