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
万汇丧其源,出没何营营。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
万汇丧其源,出没何营营。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诗句注释:
- 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至高的道理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至理是深奥、难以理解的。
- 万汇丧其源,出没何营营:万物失去了它们的源头(生命),四处游荡(无定所),显得混乱而无序。
-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忽然之间,一个名叫法瑶的人出现了,他深入研究并恢复了纯正的智慧。
-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他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以能仁为根本,追求和谐与平和。
-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我来拜访他的旧居,发现那里的景象似乎充满了情感。
-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庭院里显得冷清,树木的颜色暗淡;山上的树林在空寂中发出呜咽的声音。
-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这个人现在已经去世了,我只能孤身一人,乘着一叶扁舟去寻找回归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游小山法瑶寺题名处》。诗中表达了白居易对法瑶师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对法瑶师旧居的描写,展现了法瑶师的学问与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与惋惜。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译文:
至高的道理无法用言语形容,至理是深奥、难以理解的。
万物失去了它们的源头(生命),四处游荡(无定所),显得混乱而无序。
忽然之间,一个名叫法瑶的人出现了,他深入研究并恢复了纯正的智慧。
他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以能仁为根本,追求和谐与平和。
我来拜访他的旧居,发现那里的景象似乎充满了情感。
庭院里显得冷清,树木的颜色暗淡;山上的树林在空寂中发出呜咽的声音。
这个人现在已经去世了,我只能孤身一人,乘着一叶扁舟去寻找回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