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眼不见眼,心不用心。
不堕根境识,那涉去来今。
迷里忽然逢达磨,何曾特地作丛林。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 眼不见眼,心不用心。
- 不堕根境识,那涉去来今。
- 迷里忽然逢达磨,何曾特地作丛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禅宗的教义。它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阐述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和人生哲理。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事物的本源是不可被改变的,就像水的本质是不会因为清洗而改变的,金子的本质是不会因为锻造而改变的。这里的“水”和“金”都是比喻,代表了世间万物的本质。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我们无法通过外部手段改变它。
“眼不见眼,心不用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看到的事物,如果我们认为它们存在,那么它们就存在;如果我们认为它们不存在,那么它们就不存在。同样,当我们认为我们的思想存在时,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存在;当我们认为我们的思想不存在时,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不存在。这里,“眼”和“心”分别代表了我们的视觉和思维,强调了意识和感知的重要性。
“不堕根境识,那涉去来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超越世俗的境界和认识,不被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束缚。这里的“根境”指的是我们的世俗境界,“去来今”指的是我们的生命经历。这句话强调了超脱和自由的重要性。
“迷里忽然逢达磨,何曾特地作丛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迷失的时候,我们会突然遇到觉悟的导师(如达磨),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刻意追求某种境界或建立某种宗教。这里的“迷里”指的是迷失的状态,“达磨”指的是觉悟的导师,“丛林”则是指宗教或修行的环境。这句话强调了觉悟和解脱的偶然性和普遍性。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阐述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和人生哲理。它强调了事物的不变性、意识和感知的重要性、超脱和自由的重要性,以及觉悟和解脱的偶然性和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