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发衰髭,顶雪颔丝。
方头似凿,钝口如椎。
相逢闲受用,惯吃落便宜。
蒲鞋价贱陈尊宿,浆水钱还王老师。
法不当情兮平等得定慧之学,心无所住兮自然见离微之时。

【注释】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禅人是佛教禅宗的修行者,化主是佛教禅宗中对主持僧的称呼。写真求赞即写一幅画像请别人题词赞美。

老发衰髭:指年纪已高。

顶雪颔丝:头顶如雪,下巴长出胡须。颔(hàn)丝指下巴长出的胡须。

方头似凿,钝口如椎:形容人的头部方正,像石匠用的锤那样;口像石头那样硬,形容嘴巴又笨又直。

蒲鞋价贱陈尊宿:比喻贫贱的人。陈尊宿指地位很高的人。

蒲鞋:用蒲草做的鞋。

浆水钱:指做酒的本钱。王老师:这里指酒的主人。

法不当情兮平等得定慧之学:意谓佛法不应偏私于人,应该平等对待。

心无所住兮自然见离微之时:意谓心境应保持空寂,才能体悟万物的变化。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十七》是一首偈颂之作。它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与领悟。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形象性以及趣味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译文。

第一句“老发衰髭,顶雪颔丝。”描述了禅师的年纪已经很大,头上白发如雪,两鬓如丝。这里的“老发”指的是头发,而“衰髭”则是指胡须。这两个词语都传达出了禅师的岁月沧桑之感。

第二句“方头似凿,钝口如椎。”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的外貌特征,他的脸庞方正,口部坚硬如铁砧,给人一种刚毅的感觉。

第三、四句“相逢闲受用,惯吃落便宜。”则描绘了禅师与普通人交往时的情景。他悠闲地接受着他人的馈赠,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第五句“蒲鞋价贱陈尊宿,浆水钱还王老师。”则以蒲鞋和浆水钱为例,表达了一种对于贫贱生活的理解与认同。他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只要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真谛。

第六、七句“法不当情兮平等得定慧之学”,则是对佛法的一种理解与领悟。他认为佛法不应该偏私于某个人或群体,而应该平等对待所有众生。只有通过修行与领悟才能真正获得佛法的智慧。

第八句“心无所住兮自然见离微之时。”则是诗人对心灵境界的一种追求。他认为要实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必须保持空寂之心,不被外界所扰。只有当心灵处于虚空无物的状态时,才能够洞察万物的真相。

这首偈颂通过对禅师的形象描绘和对其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启示与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