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则不是,是则不似。
动兮行云,静兮止水。
能随缘,不堕类。
百草头上老僧,二仪已前自己。
莫将此个形骸,枉挂他人唇齿。
注释:
似则不是,是则不似。
动兮行云,静兮止水。
能随缘,不堕类。
百草头上老僧,二仪已前自己。
莫将此个形骸,枉挂他人唇齿。
赏析:
“似则不是,是则不似。”意思是说,如果模仿得过于像了,那就失去了自我;如果完全不像,那也就没有了自我。这是对自然和真实的赞美。
“动兮行云,静兮止水。”这里的“动”和“静”并非指具体的运动或静止,而是比喻为一种状态或态度。行云表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而止水则表示平静、稳定的状态。这两种状态都是自然中的一种美好状态,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能随缘,不堕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这是一种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百草头上老僧,二仪已前自己。”这句话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赞美。百草头上的老僧是指禅宗的祖师们,他们都是在自然的状态下修行的。而二仪已前自己则是指在宇宙中,一切都是自然的存在,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装饰。
“莫将此个形骸,枉挂他人唇齿。”这句话是对他人的提醒。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也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强加于人。这是一种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