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仪形,丛林饭丁。
春山有雪发衰白,秋水无风眼冷青。
妙明田地,净洁门庭。
万缘不倚活卓卓,一事不著空灵灵。
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问津指源兮自得图经。
【注释】
并化主:即化佛,梵语“摩诃衍那”的音译。指佛的化身。化主:佛教谓佛之化身或示现为各种形相。写真:画像。求赞:求文词以赞美。其四十四:是诗的第44句。仪形:仪容。丛林饭丁:出家人。春山有雪发衰白,秋水无风眼冷青。
妙明田地,净洁门庭:意谓修行者心如明镜,不染尘埃,心境清净,犹如一尘不染的田地;而道场则像洁净的门庭一样令人肃然起敬。万缘不倚活卓卓,一事不著空灵灵。
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问津指源兮自得图经。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禅宗颂,写一位僧人的形象及修行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体会。全诗通过描绘这位僧人的形象和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两句写僧人的仪容。僧人们总是保持一种庄严的仪态,他们的行为举止都符合佛教的戒律和规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僧人的仪容,传达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形象。僧人的眼神深邃,如同秋天的天空中的明月;他们的脸上没有表情,仿佛春天的山峦上只有白雪。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神态和外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境界。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僧人的心灵如同一片明镜,没有任何杂念和烦恼;他们的生活简朴、清贫,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和慈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僧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尾联两句是诗人对僧人的赞叹和祝福。诗人希望僧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和途径,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同时,诗人也祝愿僧人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形象和境界,传达了一种对修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