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然而秋,眼冷心休。
温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
亡机返朴,得用还淳。
图画之巧,那有其神。

【注释】

“凄然”二句:写秋的萧瑟。眼冷,心休,都是指秋天景色的萧瑟。

“温然”二句:写春天的生机。口笑眉伸,指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亡机返朴,得用还淳:机巧被弃,纯朴归真。机,机巧;巧,机变;淳,纯朴;真,真实。机巧是人为的,纯朴是天然的。

“图画之巧,那有其神。”:这是说画工的技巧再高明,也达不到自然的境界。

【赏析】

这首《颂佛歌》为宋僧释慧远所作。慧远,东晋僧人,佛教高僧,著名佛学家和净土宗初祖。这首诗是他为一位化主(化主,即化导众生的菩萨)所写,赞美他的道行。全诗分两大部分,前七句赞颂化主的德行,后三句赞美化主的智慧。

前七句赞颂化主的德行。开头四句“凄然而秋,眼冷心休”,描写的是深秋时节,天气凄凉,万物萧瑟的情景,以“凄然”来表达诗人对时令变化的感受以及内心悲凉的情绪。“眼冷心休”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温然而春,口笑眉伸”,与开头四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写的是春天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看到这一切,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口笑眉伸”也是形容他内心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两句“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是对化主德行的进一步赞颂。其中,“了了无分别智”是指化主具有智慧,能够清楚地分辨是非,而没有杂念;“恢恢不思议仁”则是形容化主的慈悲为怀,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一切,不思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化主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最后三句“亡机返朴,得用还淳”,则是对化主的智慧进行了进一步的赞美。在这里,“亡机返朴”是指化主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和诱惑,回归自然;“得用还淳”则是形容化主的智慧能够恢复纯真的本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化主智慧的高度赞誉。

后三句“图画之巧,那有其神”。这是对画工技艺的否定。这里的“图画之巧”是指画工的技巧和技艺,而“其神”则是形容画工的作品缺乏自然的真实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画工技艺的不满和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化主德行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真实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和诱惑的排斥和远离,以及对自然和纯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