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眼角,春生鼻筒。
钳锤坚外,橐籥虚中。
世机抱瓮之拙,道用斲轮之工。
蜂采华房兮蜡脾酿蜜,犀酣桂毂兮兔鼻流通。

【注释】

  1. 秋入眼角,春生鼻筒:秋天的秋风已吹进了人的眼睛,春天的暖风吹拂着人的鼻子。
  2. 钳锤坚外(kuàngchuíjiānwà):比喻外表坚硬、内里空虚的事物。
  3. 橐籥虚中(tuòyuèxūzhōnɡ):形容内心空虚。
  4. 世机抱瓮之拙(shìjībàowénɡzhězhuō):世间的机巧就像抱着瓮一样笨拙。
  5. 道用斲(zhuó)轮之工: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不做强求的事情。
  6. 蜂采华房兮蜡脾酿蜜,犀酣桂毂(hónghānɡuǐ)兮兔鼻流通:蜜蜂采集花蜜,犀牛沉醉在桂花香中,兔子的鼻孔被香气所弥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是唐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著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此篇诗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季变化与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秋入眼角,春生鼻筒”,这句描述的是秋天的凉爽和春天的温暖,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钳锤坚外,橐籥虚中”则是借用古代工具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内外不一,表面坚硬而内在空虚。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世机抱瓮之拙,道用斲轮之工”,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和道家哲学的理解。“世机抱瓮之拙”意味着世间的机巧像抱着一个空瓮一样显得笨拙无力,“道用斲轮之工”则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顺其自然的智慧。这种对世事的批判态度,反映了白居易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

最后的两联“蜂采华房兮蜡脾酿蜜,犀酣桂毂兮兔鼻流通”,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蜜蜂采集花蜜、犀牛陶醉于桂花香味以及兔子鼻孔被香气所弥漫的情景。这些生动的比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四季变换与自然景物的美丽,同时通过对世事的批判和对道家哲学的阐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