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之标,庄严匪销。
袁安卧雪,许由弃瓢。
不萌枝上春苒苒,无影树下秋寥寥。
借伴入廛来买卖,相逢莫怪不相饶。
【注释】
清白:指品德清正、洁白;标,标志;庄严:形容端庄、肃穆。销:消减,消磨。
袁安卧雪:袁安,东汉人,居贫隐居南阳,大雪积地,卧于屋下,不以为耻。许由弃瓢:许由是尧舜时的一位贤士,传说他听说尧要把天下给他,便跑到河边去洗耳朵。
春苒苒:春天的景色。
秋寥寥:秋天的景况,萧瑟凄凉。
借伴:借来陪伴。入廛:进入集市。
莫怪:不要怪罪。不相饶:不客气,不计较。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画家为他的一幅画作题赞。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诗句赞美了这位画家的作品,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敬慕之情。
第一句“清白”二字点明画中人物的品性和操守,“庄严”二字突出其品格的端庄。“消”字与前面的“清白”相呼应,写出了画家笔法高超之处。第二句以历史人物许由弃瓢、袁安卧雪作比,表明画中人物的气节。第三句写花木之茂盛,喻意画中人物的品行之高洁。第四句写树影之稀疏,暗喻画中人物的品格之淡泊。第五句写商人的到来,又暗示画中人物的品格之高雅。最后一句写画家和商人相逢,互不相让,进一步表现画中人物的品格之高尚。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诗的开头两句写画中主人公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端庄,具有高洁、严肃的气度,这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主人公的形象。前两句是以古代两位名士为例,即许由弃瓢而居的隐逸之士和袁安在严冬里卧雪而眠的高洁之士,以此作为参照物来衬托画中人的品格。“不萌枝上春苒苒,无影树下秋寥落。”这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寒风凌厉、雪花飞舞的寒冬景象,然而画中的主人公却毫无所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品格。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最后两句则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商人和画家的相遇为背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冲突。这两句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了主人公与商人之间的不同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首诗的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绘和对其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敬慕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底线,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