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形容,缘报遭逢。
藏万德于未兆,戢六用于无踪。
雪阵血战,玉田历农。
影响若空谷,随扣如霜钟。
竿头不是风幡动,知有此事还卢舂。
【注释】
1.禅人:禅宗僧人。并:和……一起。化主:指和尚或尼姑主持的寺院里的和尚尼姑等。写真:画像、雕塑佛像或人物,供人瞻仰。求赞:请人写赞语。其四八:这是诗的第四十八首。
2.缘报遭逢:因缘所召,遭遇逢迎。
3.藏:蕴藏、积聚。万德:各种德行。未兆:不显露迹象。戢:收束、收起。六用:六种功用。无踪:没有踪迹。
4.雪阵血战: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像冰雪一般寒冷。雪阵:比喻战场上的白刃战。玉田历农:形容在田地里耕种、耕作。玉田:比喻肥沃的土地。历:经历,耕种。
5.影响若空谷:形容影响深远。
6.随扣如霜钟:随声而应,如同敲击冰霜的钟声一样清脆动听。叩:击打,敲打。
7.竿头不是风幡动: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不再改变。
8.卢舂:一种打击乐器,用杵击之发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为僧宗炳,字佛照,南朝梁文学家,画家。他以佛教教义解释绘画艺术的奥妙,提出“内宝”、“外照”的理论。所谓“内宝”,是指人的德行;所谓“外照”,是指通过绘画来表现这种德行。他的《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他认为,山水画就是表现自然美的艺术,是“内宝”与“外照”的统一。
本诗是一幅肖像画的赞词,画面描绘的是禅师的形象。诗人在这幅画上题了这首偈语。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是一联,共四联。从“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至“影响若空谷”,第一联写禅师的肖像画;从“竿头不是风幡动”至“随扣如霜钟”,第二联写画中禅师的神态;从“雪阵血战”至“卢舂”,第三联写画中环境气氛;最后两句“雪阵血战”和“玉田历农”对仗工整,“影响若空谷”和“随扣如霜钟”互为衬托,“竿头不是风幡动”和“知有此事还卢舂”又分别强调画中人和画外的意境。
全诗语言凝炼,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