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先师后,堪悲复堪笑。
为问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注释:
- 十忆偈:指唐代诗人李绅的《十忆诗》。
- 忆先师:回忆老师。
- 一见先师后,堪悲复堪笑:一见到老师后,既感到悲哀又觉得可笑。堪,可。
- 为问何以然:你为什么要问这个原因呢?
- 八十重年少:八十岁的人却显得像年轻人一样年轻。重,形容年老而精神不衰的样子。
一见先师后,堪悲复堪笑。
为问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注释:
【注释】 ①龙门:这里指龙门石窟。常住图师:常住和尚,即出家和尚。真知事:真有见识的人。求赞:请求赞扬。②寥廓无状:空旷无边,不知形状。孰:谁、哪。③指南路:指引方向的路。④绝:断绝。⑤因缘去住:因缘,缘分;去,来;住,停留。⑥黄竹寒湫(jiāo):黄竹溪,位于龙门石窟附近的一个自然风景名胜区。⑦晓:天刚亮。昏:天暗下来。⑧“有”句:意谓有识见的和尚能识别真伪。⑨“求赞”二句
【注释】: 1. 画:指画像或壁画,这里指代诗人的肖像。 2. 识:认识。 3. 道:指道士,这里指代僧人。 4. 起云峰后路:形容山路曲折蜿蜒,云雾缭绕的山峰后面是一条山路。 5. 记得往来频:意思是你还记得我常常来山间游玩吗? 【赏析】: 这首诗是戴巨济写给他的老师张志和的一封信,表达他对老师的尊敬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老师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首句“画出人皆识”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画的诗。诗中描写了一位画家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美的追求,以及他为追求这种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首句“小师崇戒求赞”,意思是这位画家非常崇敬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因此他不断地学习、钻研,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里的“崇”指的是崇尚、敬仰,“戒”是戒律、规范,“求赞”是寻求赞美、肯定。整句诗表达了画家对于绘画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次句“似即疏,比仍失。”意思是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
【注释】 植杖:插在地上的拐杖。无着道人求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组诗中的一首,是作者对友人谢公的赠词。无着道人:指谢灵运。他曾任康乐令,故称谢公。谢公:《世说新语·文学》载:“谢玄与子敬(谢朗)同在东山居丧。服毕,中宿,谢玄未差,而子猷(谢万)已得信还。太傅夜唤谢玄、子猷共语。太傅问:‘今年何以不乐?’谢玄曰:‘去年伐柳树,误杀一虫。以今检之,今年不以为喜。’王曰:‘何意作此想也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吴公明(或称吴公)的生活经历和修行历程。 诗句释义: 1.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 “坦然老”意味着心态平和、无拘无束。 - “龙门人”可能指的是吴公明来自龙门地区,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 2.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 “声名落四方”意味着他的名声传遍了四方。 - “坐卧今十春”表示他已经在修行上度过了漫长的十年。 3.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注释】 张公:指张僧繇。寿求赞:为张僧繇写的祝寿文。 首到东山:张僧繇的字是一张,因此人们称他“张公”。 晚亲龙岫:傍晚时分,张僧繇去游访龙井。 岁经寒暑:一年之中历经严寒酷暑。 涂毒长鸣:涂毒是一种毒蛇,长鸣,形容它叫个不停。 优昙:梵文音译,意为佛家所说的“无生”,也即没有生命的意思。 勿嗅:不要闻。 静对终日:静静地坐着,一整天都不离开。 弟子公寿:张僧繇是弟子,所以称为“公寿”。
【诗句释义】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 道:佛教中的教义或道理;光明:明亮,通晓明白;形则山野:形容道的外在形态是朴实无华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道追求的真诚和朴素。 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折脚铛:指古代的一种锅子,形状奇特,有足而无盖。这里比喻修行者的生活简朴、清苦。住深兰若:在深山里修行,过着隐逸的生活。这句诗描述了修行者的生活环境和他们所追求的清净、淡泊的生活态度。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
冯济川教授求赞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 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duò)。 注释: 天地之间没有事物,我也不存在; 隐显的虚空云彩随着出现和消失。 在这世间,谁是悟道的人? 在闪电雷鸣中,发出一声巨吼。 赏析: 这首诗是冯济川先生写给他的学生的,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期望和鼓励。他希望学生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去追求真理和智慧。他用“天地无物我无物”来表达他的超脱态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鲁郡曹使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诗句解析及译文 1. 圭首座求赞: - 注释: “圭”是一种玉器,象征纯洁;“首座”指佛教中的上座和尚,此处借指尊贵之人。 - 译文: 尊敬的圭首座,我在此向您请教并希望得到您的点评。 2. 如圭如璋,惟子非我: - 注释: “璋”也是一种玉器,象征美好。 - 译文: 您如同圭和璋一般完美无瑕,而我却不是这样的人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比类则疏,现形仍普 - 注释: 比喻比较时显得抽象,但实际形态普遍存在。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通过比喻可以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这种抽象的表达在现实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这里“比类”可以理解为比喻或类比,而“则疏”则表示这种比较虽然抽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常见。 2. 得在一瞬,照穷千古 - 注释: 事物的本质只在一瞬间显现,但其影响能延续至千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在全诗的地位及作用,诗歌的情感的把握,以及诗句的技巧。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所答句的位置,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具体诗句的意思,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石上栽花后,生涯自是春。”诗人以“石上栽花”起兴,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即使身居陋室,依然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并由此生发出对春天的喜爱与向往。“石上栽花”是虚写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大意和关键词语的意思,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忆寒山”是诗人的自喻,以寒山自比,表达了诗人在苦寒中依然坚韧不拔、高歌猛进的精神;“身单衣亦穿”写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表现其坚贞不屈的品质;“虽筋骨露”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坚持革命到底的决心;“歌笑不堪传”表明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答案】 忆寒山(一住天台后) 回想
“一入双林后,天宫事可猜。卖鱼人不厌,何处见如来。”宋代诗人释清远的《十忆偈·忆双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诗句,展现了佛教哲学中对真理的探索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首句“一入双林后”,以简洁的语句勾勒出进入双林后的情境。双林,在佛教语境中,常指菩提树,象征着悟道与觉悟。此处“一入”表明了诗人深入修行,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里的“天宫事可猜”,暗示着进入双林后
【注释】: 伊余:你。 忆著伊余后:想起你以后的事。 呵呵笑未休:笑得很开心,没有休息过。 何人知此意:谁能理解我的意思? 有语不堪酬: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应对。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回忆往事时的情景。他想起你以后的事情,笑得很开心,没有休息过。然而,他并不知道谁能理解他的意思,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来判断正误,并加以阐释。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歌中的“清虚之理竟无身”“物我顿忘全体露”“个中殊不计功程”等关键字词。如第一句“清虚之理竟无身”,是说佛家所讲的清心寡欲、远离尘嚣之道理,竟没有自身存在;第二句“一念归根万法平”,是说一旦觉悟到自己的本性,就会使所有的道理归于平等
十可行,十颂 入室问道,趋师印自心。 入门端的访知音,此生不踏曹溪路,到老将何越古今? 译文: 进入道门就要问,跟随印文来自我的心。 进门之后要拜访,寻找知音在此地。 此生不能走曹溪之路,到老以后又怎么超越古今? 注释: 1. 入室问道:进入道门就要问。 2. 趋师印自心:跟随印文来自我的心。 3. 入门端的访:进门之后要拜访。 4. 知音:指懂得我心意的人。 5. 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