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沤未发时,宝盖向空垂。
瑞色飘飘起,香风拂拂吹。
何劳轻举拂,不假略扬眉。
五百曾亲献,如来印可之。
【注释】
一沤:比喻众生。宝盖:指佛顶,佛之最高处。向空垂:下垂于空中。瑞色:祥瑞的颜色。飘:飞散。香风:芳香的风。拂拂:轻轻地。何劳轻举拂:何必轻飘飘地举起拂尘。不假略扬眉:无须稍微扬起眉毛。五百:佛经中的“五百”,即一千,表示无量无边。印可之:印可,佛教语,意为接受。
【赏析】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九》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分析。
第一句:“一沤未发时”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切万物还未开始显现之前,就像一滴水未蒸发前的原始状态。在这里,“一沤”指的是所有生命体,包括人类在内。
- “未发”则暗示了某种尚未被触动或发现的状态,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在的、未被理解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本身。
第二句:“宝盖向空垂”
- 这里的“宝盖”是指佛顶宝盖,也就是佛陀头顶上的装饰品,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存在。
- “向空垂”描绘了这个宝盖在空间中自由地垂下的景象,没有特定的指向或目的,它只是简单地存在。
第三句:“瑞色飘飘起”
- “瑞色”通常用来形容吉祥的颜色,这里可能指的是佛法带来的吉祥和光明。
- “飘飘起”形容这些颜色在空中轻轻飘动的样子,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
第四句:“香风拂拂吹”
- “香风”通常指的是佛法的教诲之风,能够净化人心,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 “拂拂吹”描述了这种风轻柔地吹过,让人感到舒适和平静。
第五句:“何劳轻举拂”
- 这里的“轻举拂”可能是指过于轻易地使用佛法来解决问题或者应对困难,而“何劳”则表示没有必要这样做。
- 这句话可能是在教导人们要自然地、不加修饰地去实践佛法,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表面的功德。
第六句:“不假略扬眉”
- “略扬眉”意味着稍微地抬起眉毛,表现出一种轻微的、不显著的自信或得意。
- 在这里,作者强调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是不需要这样表现的,他们的内心是平和的,不会因为外在的表现而失去内心的平静。
第七句:“五百曾亲献”
- “五百”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他被认为是佛教的创始人之一,有着无数的信徒。
- “亲献”则表达了对这些信徒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他们是佛法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这个句子可能是在表达对那些曾经亲自追随和信奉佛法的人的感激和尊重。
第八句:“如来印可之”
- “如来”指的是佛教中的佛陀,是最高的神祇和导师。
- “印可”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双关语,既有接受、认可的意思,也有确认、肯定的意思。
- 结合上下文,这句话可能是在说佛法的教义已经被佛祖所接受并确认,成为了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
- 这句话也可能是在强调佛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它是指导人们走向正道的根本。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佛法无需刻意追求,只需自然流露即可达到心灵的平和与智慧的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