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
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
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
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
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
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二

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

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

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

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

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

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

译文:在南边的阎浮提地区,人们大多处于纷扰和不安之中,其中最为混乱的就是无想定的四个禅天,他们的心性最迟钝、最缓慢。他们的行为方式与常人不同,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染还是净。然而他们却有两位伟大的大师,一个是慧远法师,一个是慧能大师,他们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他们的观点都是以止观为主。

注解:南阎浮提:南边的阎浮提地区。阎浮提:古代印度地名,相当于我国南方的印度半岛及周边地区,佛教徒称之为“南赡部洲”。南阎浮提:南方的梵语译名,泛指整个南边地区。南边:方位词,指南方。闹乱:纷扰、不安定。无想定:一种修行方法,通过修习禅定达到断除一切妄想的目的。四禅天:佛教中的四种禅定境界,分别称为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根性:本性、根基。迟缓:迟钝、缓慢。染:染污、污染。净:清净、纯净。两个五伯文:指两位伟大的大师,分别是慧远法师和慧能大师。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形容聋人的无奈和无助。佯不管:假装不在意。天明日出:夜晚的太阳即将升起。止观:止观法门,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智者大师:指慧可大师,唐代著名高僧,禅宗六祖之一。谭止观:讲述止观法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南阎浮提地区人们的纷扰和不安,以及他们在无想定的四个禅天中的迟钝和缓慢,揭示了众生的根性问题。同时,通过对两位伟大大师慧远法师和慧能大师的思想观念的阐述,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止观法门的理解和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