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或晴或雨,白云乍卷乍舒。
行脚汉奔南走北似信不信,老臊胡游梁历魏似有似无。
【注解】
偈颂:佛教语,即诗。四十二首:指《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所载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中,佛陀对弟子须菩提所说之“偈颂”四十二首。
天气或晴或雨:天气的变化莫测,时而晴朗,时而阴雨。
白云乍卷乍舒:云朵时卷时舒。
行脚汉:行走江湖的游方僧侣。
老臊胡:指北方民族。
游梁历魏:在北方地区漫游,途经梁国和北魏。
似信不信:似乎有点相信又不相信。
似有似无:似乎是有又是没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白云作比,描绘了云朵变幻无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幻、世事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写云朵的变化,天气或晴或雨,云朵忽而卷起,忽而舒展。这是大自然的一种常态,但诗人却将其比作人世间的纷纭变化,让人联想到人生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和变数。
中间四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变幻。行脚汉(行走江湖的游方僧侣)奔波南北,仿佛是信是不信;老臊胡(指北方民族)游历梁国和北魏,仿佛是有是无。这种变幻不定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到人生的艰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云朵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幻、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