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注释】

五、六两首,是观经中净土部分。五想者,指信解欲行之五事:一、信解阿弥陀佛真实之愿力;二、信解往生西方之决定;三、信解念佛名号之利益;四、信解念彼佛之功德;五、深信彼佛之实相;六、深信彼佛与阿难等同体大悲。“七宝池”,喻阿弥陀佛之本愿。“池中水”,喻阿弥陀佛之愿力广大无边。“八功德”,指池水中所具八种功德:一、清净,二、平等,三、不退转,四、无忘失,五、不退没,六、不散坏,七、恒如性,八、无增减。“宣流”谓以种种方便令其流布于世间。“念佛法僧名”,“念”是忆念,“法”是佛法,“僧”是僧众,“名”是名字。“念”即忆念阿弥陀佛名号,“佛法僧名”指阿弥陀佛之三宝。“妙宝莲华千万亿”,谓阿弥陀佛以妙宝庄严之莲华而现。“妙宝”指阿弥陀佛身之功德,“莲华”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千万亿”是言其广大无边。“千万亿”为虚数,故用“不可计”。

【赏析】

此诗是《观经》的颂文之一。“十六观经”是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十六品,其中有《观无量寿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共十六篇。其中《观无量寿经》讲述的是阿弥陀佛在无量寿命中所行之愿,故称《观经》。“五想净土七宝池”是《观经》的第一品。“五想”是指五种愿望:一、信解阿弥陀佛真实之愿力;二、信解往生西方之决定;三、信解念佛名号之利益;四、信解念彼佛之功德;五、深信彼佛之实相。“六道轮回”是众生生死的根本原因,只有断除六道轮回,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因此,“净土”是修行成佛的目标。“七宝池”比喻阿弥陀佛之本愿。“池中水”比喻阿弥陀佛之愿力广大无边。“八功德”是指池水中所具有的八种功德:一、清净,二、平等,三、不退转,四、无忘失,五、不退没,六、不散坏,七、恒如性,八、无增减。“八功德”又称为“八圣德”、“八功德水”或“八功德海”,是佛教徒修持时所追求的目标。“宣流念佛法僧名”,意为通过各种方式来弘扬佛法,使佛法广传天下,使众生能够了解并信仰佛法。“妙宝莲华千万亿”,是形容阿弥陀佛庄严无比、光明四照、慈悲普渡的形象。“千万亿”为虚数,表示阿弥陀佛的功德无边无际。整首诗通过对阿弥陀佛本愿的赞美和对净土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