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刻文虽泐,梁时寺可稽。
已无金布地,犹有宝名溪。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绕畦。
夜遥僧定起,璧月在璇题。
【注释】
宝溪:指宝溪寺。梁时(公元502-557年):梁武帝天监年间。寺可稽:可考,可以查证。
金布地:金地砖铺地。
璧月:指月亮。璇题:指月亮在天空中移动,如同在璇玑图上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宝溪寺庙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喜爱之情。
首句“唐刻文虽泐,梁时寺可稽”,意为唐代刻文虽然已经磨损,但可以查证到梁朝时期的寺庙。这里用“唐刻文”和“梁时寺”相对照,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之情。
第二句“已无金布地,犹有宝名溪”,意为现在已经没有金地砖铺设的地面了,但仍然保留了宝名溪的名字。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建筑风貌的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绕畦”,意为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镶嵌着珍珠,云彩低垂,如同篆书环绕着菜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一联“夜遥僧定起,璧月在璇题”,意为夜晚宁静的时候,僧人起床打坐,而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璇玑图上。这里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宝溪寺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