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雷无舌,雷无舌可乎。
不曾藏霹雳,又自笑喑呜。
菊减霜前馥,筠添雪后腴。
莫同姚魏看,姚魏望秋殂。

【注释】

相士雷舌:指雷声。相士,相传为古代占卜吉凶之人;雷,指雷电之声。

尽道:都说。

无舌可乎:有舌头又有什么用处呢?

不曾藏霹雳:没有隐藏着雷霆的力量。

又自笑喑呜:自己嘲笑无声无息。

菊减霜前馥,筠添雪后腴:菊花在霜降之前芳香,竹子经过雪的滋养更加肥美。

莫同姚魏看:不要与姚、魏相比。

姚魏:指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李隆基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而李亨则遭逢安史之乱,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因此说“姚魏望秋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咏物寄慨,寓情于物。
上片起二句总承“雷舌”二字。说世人都说雷是没有声音的,但又有谁能说雷无声呢?因为即使它没有声音,也照样能够发出震天动地的雷声。“不曾藏霹雳,又自笑喑呜”,是说雷声虽没有声音,但它却能发出震撼天地的雷鸣。这两句用反问语气,既肯定了有声之物的存在,也表现了作者对雷声的赞美之情。
下片从第三句开始写景,描写了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通过对比来突出这些事物的不同之处。菊花在霜降之前就已经凋谢了,但竹子在经历严寒之后却变得更加丰腴。这里以“菊减霜前馥,筠添雪后腴”两联来赞美这两种事物。菊花在霜降之前就已经凋谢了,而竹子却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变得更加肥美。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过片三、四句,将“雷”、“菊”、“竹”三种事物进行对比。说人们不要像唐朝的李隆基和李亨那样,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疾苦,结果导致了国家灭亡和百姓流离失所的后果。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李隆基、李亨的不满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民生疾苦的关注。
最后两句,再次提到“雷”、“菊”、“竹”三种事物。说这三种事物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应该被用来与其他的事物相比较。这里用反诘的语气,强调这三种事物的独特性。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同和尊重。
这首词通过咏物寄慨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雷声、菊花、竹子等事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