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天疑雪,幡然雨滴檐。
未飞盈尺霰,先失半规蟾。
写壁催更尽,衔枚戒夜严。
却须重刻烛,橐粟剪纤纤。
【解析】
此诗写诗人夜间出行,途中遇雨的情景。第一联“出户天疑雪,幡然雨滴檐”是说诗人在出门时看到天空中好像下雪了,忽然间又听到雨点敲打着屋檐的声音。“幡然”指突然、急速地之意,形容雨势之大。“未飞盈尺霰”,指没有飘落的雪花还没有长一尺(一尺为八寸)。这两句写诗人出门时所见的景色。第二联“先失半规蟾”,指月亮还没落下,就先有星星出现。“蟾”指月亮,这里代指月亮。这两句写诗人在行走中的所见之景。第三联“写壁催更尽,衔枚戒夜严”意思是说诗人把墙上的灯都吹灭了,并命令随从人员不要说话,以保持警惕性。“更”指夜行的人或事物,这里指灯笼。“衔枚”即口含枚,是一种古代行军时的口令,表示静默。“戒夜严”指戒严。这两句写诗人在路上所见所感。第四联“却须重刻烛,橐粟剪纤纤”,意思是说由于担心夜晚的寒冷,所以必须重新点燃蜡烛。“橐粟”即袋鼠皮,一种用袋鼠皮制成的衣服。“纤纤”即细丝般,形容非常细小。这两句写诗人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的感受。最后一句“赏析”: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共28个字。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不加修饰,不设喻象,直接描绘了当时诗人外出夜行途中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真实生动,形象鲜明。
【答案】
破山夜集
(破山寺)出了门,抬头看见天空中有雪花飘落下来,接着又听到檐头滴答滴答的下雨声。
出门没多远,月亮还没落下,星星就出来了。为了驱赶寒意,诗人让手下人将墙上的灯吹灭后,
命令随从人员不得交谈,保持警惕。因为担心夜晚的寒冷,诗人又重新点燃蜡烛。
诗人感叹:这黑夜真是太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