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塘自是眼头高,倒屣于君老更豪。
兴尽有时聊访戴,法当无酒亦邀陶。
乡来文字如翻水,近日工夫又反骚。
月是秦淮旧时月,平分只合与金刀。

秋塘自是眼头高,倒屣于君老更豪。

兴尽有时聊访戴,法当无酒亦邀陶。

乡来文字如翻水,近日工夫又反骚。

月是秦淮旧时月,平分只合与金刀。

赏析

诗句解读

秋塘自是眼头高,倒屣于君老更豪。

  • 秋塘自是眼头高:秋塘水面显得特别高远和清澈,这反映了诗人对秋塘美景的极高评价。
  • 倒屣于君老更豪:用“倒屣”形容非常尊敬且激动的情绪,表达了对薛子舒的尊敬和不舍之情。

兴尽有时聊访戴,法当无酒亦邀陶。

  • 兴尽有时聊访戴:这里的“兴尽”指的是情感或兴致已经达到极点,而“访戴”可能是指探访戴安道的故事,用以象征某种精神上的追求或是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法当无酒亦邀陶:这里的“法当”指的是应该如此,而“邀陶”指邀请陶渊明,陶渊明曾隐退不仕,这里用其作为精神自由的象征人物。

译文对照

秋塘自是眼头高,倒屣于君老更豪。
兴尽有时聊访戴,法当无酒亦邀陶。
乡来文字如翻水,近日工夫又反骚。
月是秦淮旧时月,平分只合与金刀。

注释解析

  1. 秋塘自是眼头高:秋塘的水面显得格外清澈,如同在人眼中的高远之处,表现出诗人对秋塘美景的高度评价。
  2. 倒屣于君老更豪:形容自己对于薛子舒年岁渐长、愈发英挺的敬重和感慨。
  3. 兴尽有时聊访戴:在情感或兴趣达到极点时,会有一种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或安慰的需要,这里通过“访戴”象征了这种需求。
  4. 法当无酒亦邀陶:表示在应该如此的情境下,即便是没有酒也能邀请陶渊明般的隐士共同享受,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朴素生活方式的情怀。
  5. 乡来文字如翻水:比喻诗人的文字流畅如同翻涌的水流,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华。
  6. 近日工夫又反骚:表示近期的努力和创作中,再次回到了古代文人骚客的风格之中,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和诗词创作的热爱及精进。
  7. 月是秦淮旧时月:借用秦淮河畔的古月来形容眼前的月亮,既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
  8. 平分只合与金刀:意味着将美好的事物公平分享给每一个人,就像黄金刀切一样,强调了分享的重要性和美好事物的普遍价值。

小结

这首七言诗以秋塘的自然美景为引子,通过对秋塘的描述引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进而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追求自由精神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