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倾国俪侯王,千载馀芳托藕塘。
红入双葩相艳冶,绿摇万柄觉凄凉。
侧承初日联风袂,并挹残蟾酌露房。
花下诗人长不老,岧峣直禁玉为堂。

【注释】

倾城倾国俪侯王,千载馀芳托藕塘。

红入双葩相艳冶,绿摇万柄觉凄凉。

侧承初日联风袂,并挹残蟾酌露房。

花下诗人长不老,岧峣直禁玉为堂。

【赏析】

这是一首咏莲的七绝,诗中以莲喻人,赞美了陈中书杨侯家赏瑞莲之盛事,同时对莲花之美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炼,是咏莲佳作之一。

第一句“倾城倾国俪侯王,千载馀芳托藕塘”,开篇即写莲之美。“倾城倾国”是对莲姿容美的极度夸张,用以形容莲的美丽足以倾倒一城的美人、使整个国家为之动容。“俪侯王”则指杨侯王,是说陈中书杨侯王家的赏莲活动,足以媲美历史上的侯王盛会。“千载馀芳”则是说这种美名传颂了千年。而“托”字更是点明了莲之美并非天生丽质,而是得益于其生长的环境——藕塘。

第二句“红入双葩相艳冶,绿摇万柄觉凄凉”,则是具体描写了莲的不同色彩和姿态。“红入双葩相艳冶”指的是莲的红色部分与莲叶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莲蓬都显得分外鲜艳夺目。“绿摇万柄觉凄凉”,则是指荷叶在水面上的摇曳,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这里的“凄凉”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悲伤,而是通过对比来强调莲的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第三四句“侧承初日联风袂,并挹残蟾酌露房”,“侧承”是指莲的姿态优雅,能够随风摇曳;“并挹”则是形容诗人与赏莲者一同欣赏莲花的姿态。“残蟾”则是指月亮的残影,这里用来象征荷花在月光下的倩影;“酌露房”则是说荷叶上有露水,仿佛可以品尝到那清凉的味道。这两句既表现了莲花的形态美,又表现了其在自然中的和谐之美。

最后一句“花下诗人长不老,岧峣直禁玉为堂”,则是对诗人的赞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莲下徜徉的诗人,永远年轻,如同天上的玉皇大帝一般尊贵。“岧峣”是形容莲花的高大挺拔,“直禁”则是形容其高洁的品质。整首诗歌通过对莲的赞美,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美好品质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