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乙酉三三日,节物催春睡不知。
便作花残莺老态,略无天朗气清时。
丽人行欠高吟续,禊帖碑从赝本欺。
逸兴不随今古尽,振衣千仞赴心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上巳日(节令:上巳)
龙飞乙酉三三日,节物催春睡不知。
译文:上巳节的日期是农历乙酉年三月三日,春天的节气让人昏昏欲睡。
注释:上巳节,又称为“上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举行。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庆祝春回大地、祈求神灵保佑的节日。便作花残莺老态,略无天朗气清时。
译文:就像花儿凋谢了鸟儿也老了那样,天空虽然晴朗却没有清风。
注释:这里用“花残”和“莺老”来形容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变化。而“天朗气清”则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的好天气,与前一句的“花残”和“莺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丽人行欠高吟续,禊帖碑从赝本欺。
译文:可惜那篇《丽人行》还差一点高妙的吟诵来完善,那篇禊帖碑文却因为假货而欺骗了世人。
注释:《丽人行》,即《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制度下爱情悲剧的感慨。而禊帖碑文,则是古代的一种书法作品,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些伪造的碑文。逸兴不随今古尽,振衣千仞赴心期。
译文:我的诗兴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我愿意振衣千仞之高,去追求我心中的理想。
注释:“逸兴不随今古尽”意为我的诗兴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这里的“逸兴”指的是诗歌创作中的灵感和激情,而“今古尽”则表示这种灵感和激情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振衣千仞”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穿着华丽的衣服跳上千仞高的山峰,比喻志向远大,不畏艰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