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住白云城里寺,清标曾揖两岩高。
丛卑旧忆曾栖棘,县壮新传略奏刀。
把似山林今日看,弗须湖海向来豪。
时人只识鸣弦手,不识无弦似醉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误解、删改或重组。然后要逐项审读,把各项内容与诗句对应,考察使用的手法。最后辨析作答。

(1)

“昔住白云城里寺”意思是:以前曾居住在白云城边的寺庙里/“清标”是清廉高洁的品格。这句的意思是:我以前住在白云城边的一个寺院里,曾经以清廉自持而受到敬重。

(2)

“清标曾揖两岩高”意思是:清白的节操曾经使两山显得高大/“揖”,拱手行礼的意思,这里指清白的节操。

(3)

“丛卑旧忆曾栖棘,县壮新传略奏刀”意思是:丛生的荆棘曾经栖息在我的周围,县衙的壮丽传说在人们心中流传着/“棘”,指四周长满荆棘的丛林;“棘”通“刺”。丛棘,比喻环境险恶。

(4)

“把似山林今日看,弗须湖海向来豪”意思是:现在看待山林就像看待我一样,无需羡慕湖海间的英雄豪杰/“把”,比况为;“佛”通“拂”。“佛”是“抚慰”、“安慰”的意思。《庄子·外物》:“圣人之治也,虚其精神,依乎天和,以游无穷者。彼其于致福者,不亦远乎!”

(5)

“时人只识鸣弦手,不识无弦似醉陶”意思是:现在的人们都只记得善于弹奏弦乐器的人,却不知道那些没有弦乐器演奏技艺的陶匠们也如醉如痴地陶醉其中!/“时人”,指现在的人们。“识”,了解。“只识”,只懂。“鸣弦手”,擅长弹琴的人。“陶”,陶工,这里泛指善于制作陶器的手艺人。“陶”,陶冶。“陶器”,这里指陶匠。“似”,好像。“似醉”,像醉了一样,形容陶醉的样子。

【答案】

译文:

从前住在白云城边的寺庙里,清白的节操曾经使两山显得高大

丛生的荆棘曾经栖息在我的周围,县衙的壮丽传说在人们心中流传着

现在看待山林就像看待我一样,无需羡慕湖海间的英雄豪杰

现在的人们都只记得善于弹奏弦乐器的人,却不知道那些没有弦乐器演奏技艺

的陶匠们也如醉如痴地陶醉其中!

赏析:

此诗为赠别之作。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对方的经历和境遇,表达了彼此间深厚的友情。首联写赵长官曾在白云城边的寺庙里居住过,那时他因为清白的节操而备受尊崇。颔联回忆过去,用丛棘比喻当时的险恶环境。颈联赞美现在的人们,说他们只记得善于弹奏弦乐器的人,却不知道那些没有弦乐器演奏技艺的陶匠们也如醉如痴地陶醉其中。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他不要像自己一样被世俗所困,而应保持一颗超然脱俗的心态。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