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风暖入劝耕卮,后苑词头欲下时。
父老怕公归觐速,莺花惜日燕歌迟。
肥生鸭顶痕遵渚,嫩学鹅儿蔓染丝。
好是东郊元祐寺,两年千骑驻旌旗。

诗句: 华风暖心劝耕卮,后苑词头欲下时。父老怕公归觐速,莺花惜日燕歌迟。肥生鸭背痕遵渚,嫩学鹅儿蔓染丝。好是东郊元祐寺,两年千骑驻旌旗。

译文:
春日的和风温暖地劝导农夫耕耘,皇家园囿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要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起逝去。
乡亲们害怕太守您急于回归朝廷,担心错过这美好的时光,而春天的花儿、鸟儿也因您的归来而更加珍贵,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鸭子的肥美背部如同遵渚的景色,新生的鹅子正在被细心地染上丝线的颜色。最好的是那位于东郊的元祐寺,两年来,有千名骑士在此驻营,旗帜飘扬。

赏析:
此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田景象和丰富的自然生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首句“华风暖心劝耕卮”便奠定了全诗的主题,通过春风这一自然界的元素,展现了春天农耕的生机与希望。紧接着“后苑词头欲下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词头”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皇家园林中词牌音乐即将奏响的情景,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即将消逝。
诗中的“父老怕公归觐速,莺花惜日燕歌迟”两句,则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深深思念以及他们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此外,诗人还通过对鸭子和鹅子的描述,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生态环境的热爱。最后一句“好是东郊元祐寺,两年千骑驻旌旗”更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元祐寺,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牵挂之地。
此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农田景观和自然生态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刻的珍惜和留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诗意的春天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