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领风烟一半闲,池南池北画阑间。
红添蜀绮渐成韵,绿间湘琼过得斑。
待燕欲归帘尽卷,惜猿蜚去栅犹关。
种花先课园丁最,看到丛犀赋小山。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题为《次韵盘隐新亭》,描绘了一幅西湖的美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管领风烟一半闲”。这是说诗人站在亭子上,可以俯瞰整个西湖,仿佛拥有了掌控整个风烟的权力。这里的“管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和权力的高度自信。

我们看到第二句“池南池北画阑间”。这句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南面的湖面波光粼粼,北面的岸边绿树成荫。这里的“画阑”指的是栏杆,象征着西湖的美丽景色。

我们看到第三句“红添蜀绮渐成韵,绿间湘琼过得斑”。这两句诗描写了西湖的春天景色。红色的花朵点缀在蜀地的锦缎上,形成了美丽的图案;绿色的树木穿插在湖南的玉石中,形成了美丽的纹理。这里的“蜀绮”、“湘琼”都是指珍贵的织物,象征着西湖的美丽景色。

我们看到第四句“待燕欲归帘尽卷,惜猿蜚去栅犹关”。这句诗描写了燕子即将离开时的情景。燕子将要飞回南方,所以人们把窗帘都卷了起来。这里的“栅”指的是栅栏,象征着西湖的宁静与安详。

我们看到第五句“种花先课园丁最,看到丛犀赋小山”。这是说诗人种花时,总是请最好的园丁来负责。而当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卉时,诗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于是创作出了一首《小山赋》。这里的“丛犀”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象征着西湖的美丽与神奇。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春色,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