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秘密安乐法,父子至亲终不传。
打得席归渠自会,曲肱听雨听风眠。

【注释】

上方化席:指佛家说法的法席。上方,佛经中称佛住的地方为上方,此处借指佛所居处或佛教。

化席:佛教谓僧众讲经说法之座位,即“座”字,故有“上方化席”。

父子至亲终不传:语出《论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也;父亡观其行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至亲”即父母之亲。此句意谓父亲健在时,他听经讲法,儿子虽在旁,但并不参与;一旦父亲去世,他听经讲法便与儿子无关。

“打得席归渠自会”,语出《孟子》“夫子教人钓鱼,使弟子自取鱼”,言其子能自立更生。

曲肱:横着身子睡觉,曲起臂肘。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禅宗公案之一,即“父在观其志,父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首句“上方化席”,是禅门公案。据《景德传灯录》卷二载,慧海禅师(一说慧海禅师,又作慧海和尚,俗姓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日在方丈室坐禅,见堂内香烟缭绕,忽思礼佛。堂内只有一人,问曰:“汝何为者?”答:“某甲礼。”又问:“礼甚?”答:“我礼堂上。”堂主曰:“堂上有何事?”答云:“香烟。”又问:“堂上什么物?”答:“有佛。”堂主曰:“堂上何物非佛?”答:“堂中一扫帚。”堂主大笑,曰:“吾堂上有一无价珍宝!”遂命侍者送一花瓶及数朵鲜花来。

第二句“父子至亲终不传”,是禅宗另一公案。据《五灯会元》卷八载,马祖道一禅师(俗姓张,一说姓陈,潭州长沙人。)初参百丈怀海禅师于仰山寺,问百丈:“学人是什么心?百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马祖又问:“困来吃饭时如何?”百丈答:“和衣卧倒。”马祖曰:“这胞尿处安放得!”百丈无语可答,于是马祖径往百丈室,见百丈时,百丈问:“是谁?”马祖曰:“是我。”百丈曰:“未审什么处来?”马祖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不顾形骸,内外冥契。不觉渗漏,譬如太虚。不着一字,万劫不灭。”

第三句“打得席归渠自会”,是禅宗“即事即理”的公案。据《古尊宿语录》卷四载,曹洞宗创始人洞源禅师(俗姓黄,泉州同安人。)曾与临济义玄禅师(俗姓杨,潭州新康(今湖南长沙)人。)论及即事而谈,义玄说:“我若向汝道个即事话,汝作么生?”洞源回答:“我亦只如此道。”义玄说:“我这里向伊道个‘作么生’三字,你作么生?”洞源回答:“你向这里作么?”义玄说:“我作个‘打’字。”洞源说:“你莫打。”义玄说:“我与你一个‘打’字,你却道‘莫打’。”洞源说:“我也莫打。”义玄说:“我与你一个‘莫’字,你却道‘你也莫’。”洞源说:“我也莫。”义玄说:“我也莫。我与你一个‘莫’字,你却道‘我也莫’。”洞源说:“我也莫。”义玄说:“我也莫。我也莫。”洞源说:“我也不莫。”义玄说:“我也不莫。”洞源说:“我也不莫。”义玄说:“我也不莫。”洞源说:“我也不莫。”义玄说:“我也不莫。”洞源说:“我也不莫。”义玄说:“我也不莫。”

第四句“曲肱听雨听风眠”,是禅宗“默照”的公案之一。据《五灯会元》卷六载,雪峰义存禅师(俗姓刘,号雪峰,江西奉圣寺人。)问:“上堂时如何?”众师皆云:“上堂时如何?”义存曰:“庭前柏树子。”众师皆笑。义存曰:“柏树长多少?”众师曰:“数百年生。”义存曰:“柏树长数百年,犹向目前,况更有千百年树乎?”

【译文】

上方秘密安乐法,父子至亲终不传。

打得席归渠自会,曲肱听雨听风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