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浓绿成新幄,荼蘼试妆催芍药。
缓鞚青丝果下骝,时与华风相领略。
风乎不违主人意,吹开宿酲换新醉。
玉山自起不须扶,隐若长城一万里。
和州归来贾如玉,高著十连酬不足。
倚阑目送断鸿飞,闲按新声翻旧曲。
畴曩方岩丈人厚,话到君侯布衣旧。
不知灞上故将军,何如细柳真将军。
谢周和州叔子
阴阴浓绿成新幄,荼蘼试妆催芍药。
缓鞚青丝果下骝,时与华风相领略。
风乎不违主人意,吹开宿酲换新醉。
玉山自起不须扶,隐若长城一万里。
和州归来贾如玉,高著十连酬不足。
倚阑目送断鸿飞,闲按新声翻旧曲。
畴曩方岩丈人厚,话到君侯布衣旧。
不知灞上故将军,何如细柳真将军。
【注释】
- 谢周和州叔子: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余与和州共作”,故称和州叔子。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季迪,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旅行家、佛学家、山水诗派开创者之一。谢灵运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鼻祖,他的诗歌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阴阴浓绿成新幄,荼蘼试妆催芍药:阴阴茂密的树叶形成了新的帷帐,荼靡花开始化妆,催促着芍药开放。荼靡(túmí)花,又名荼縻,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心形,花朵单生或簇生在叶腋,颜色有白色、粉色、红色等。荼靡花在古代被视为美人的象征,因此诗人在这里用荼靡花来比喻女子的美丽。芍药(pòyā),又称牡丹,是一种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或披针形,花朵大而艳丽,通常在春末至夏初盛开。芍药花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富贵和繁荣。这里将两者并置,既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又寓意着女子的美丽和富饶。
- 缓鞚青丝果下骝,时与华风相领略:骑着马缓缓前行,欣赏着青丝般的果树下的小骏马,不时地与春风相会。这里描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缰绳轻轻勒紧,马匹在青丝般繁复的果树间自由奔跑,时而停下来,让春风拂过脸庞。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 风乎不违主人意,吹开宿酲换新醉:微风轻拂着我的心意,让我从长久的酒醉中清醒过来,换上新鲜的酒气。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净化和重生。微风轻轻吹过,带走了诗人心中的烦恼和疲惫,让他重新焕发活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 玉山自起不须扶,隐若长城一万里:玉山自行耸立起来,不需要借助外力支撑,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壮观。这里以玉山比喻诗人的自我修养和高尚品质,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诗人通过对玉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要像玉山那样屹立不倒,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和州归来贾如玉,高著十连酬不足:回到和州后,我如同宝玉般珍贵,价值千金,但依然难以满足人们对我的期待。这里的“贾”是指“贾谊”,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散文家、政论家,曾担任过楚王国的国相。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横溢却仍难以得到赏识的无奈心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认可和自信。
- 倚阑目送断鸿飞,闲按新声翻旧曲:倚靠在栏杆上目送远去的大雁飞向天空,随意弹奏着新曲,让那些熟悉的旋律随着旧曲一起飘然而去。这里的“倚阑”指的是诗人站在栏杆旁的情景,而“目送断鸿飞”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面。“翻旧曲”则意味着诗人在弹奏熟悉的曲子的同时,也不忘尝试新的事物,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畴曩方岩丈人厚,话到君侯布衣旧:以前方岩先生对我非常友好,我们畅谈了许多话题。这里回忆了与方岩先生相处的美好时光。“畴曩”意为从前,“方岩”是方岩先生的称呼,“丈人”是对年长者的尊称。“君侯”是对对方的尊称,“布衣旧”表示彼此曾经都是平民出身的朋友。这段对话体现了诗人与方岩先生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化素养。
- 不知灞上故将军,何如细柳真将军:不知道灞上那位旧时的将军,是否比得上真正的细柳营守军呢?这里的“灞上”指的是秦朝时期驻守在陕西灞水岸边的军队,而“细柳营”则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边防重镇——细柳营。这里的对比旨在表达诗人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军事将领的不同评价和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州任职期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在和州任职期间的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的对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以“阴阴浓绿成新幄”开篇,描述了和州郊外茂密的绿色植被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新幄”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寓意着诗人在新环境中所展现出的活力和创造力。接着,诗人以“荼蘼试妆催芍药”为第二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荼靡花和芍药花都是常见的花卉,它们在春天竞相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美好的愿望。
第三句“缓辔青丝果下骝”,诗人骑在青丝果树下的小骏马上悠然前行,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时光。这里的“缓辔青丝”形容马匹轻盈而缓慢,而“果下骝”则暗示了这是一匹生长在果园中的骏马。诗人骑马赏景,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和功名的诱惑,只愿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
接下来的四句“时与华风相领略”至“隐若长城一万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内心的感受和境界的提升。他感受到微风的吹拂,仿佛能够带走心中的烦恼和疲惫;玉山自行耸立起来,无需外力支撑,象征着诗人坚韧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第五句“和州归来贾如玉”到第八句“闲按新声翻旧曲”,诗人回到了和州后的生活状态。他如同宝玉一般珍贵,尽管价值千金却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他的期望;而他在倚阑目送大雁飞向远方的同时,也弹奏着熟悉的旋律,让那熟悉的声音随风飘扬而去。这些诗句描绘了诗人在回归后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两句“畴曩方岩丈人厚”到“何如细柳真将军”,诗人回忆起与方岩先生的对话。他们畅聊了许多话题,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他心中还是有疑问:不知道灞上那位旧时的将军是否真的能够比得上真正的细柳营守军呢?这两句诗句揭示了诗人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军事将领的不同评价和看法。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和表达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也让读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