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浣白苎,濯濯霜不如。
亭匀拣经纬,霜澌寒疏疏。
天质本无玷,况复随时染。
秋阳曝皓皓,不受红紫谄。
丹茸碧缕明相掩,玉手苎纱秋潋潋。
拜了穿针楼上月,细与天孙话新洁。

《洗苎歌》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此诗通过描写洗涤白苎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1. 诗句释义:
  • “白水浣白苎,濯濯霜不如”:用白水清洗白色的苎麻布,洁白的苎麻与白霜一样皎洁。
  • “亭匀拣经纬,霜澌寒疏疏”:均匀地挑选经纬线,使得经线和纬线都像霜一样的冷清。
  • “天质本无玷,况复随时染”:自然的天质本来就是没有瑕疵的,更何况又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沾染。
  • “秋阳曝皓皓,不受红紫谄”:秋天的阳光明亮照人,不会接受世俗的诱惑,如红紫等颜色。
  • “丹茸碧缕明相掩,玉手苎纱秋潋潋”:红色的装饰和绿色的花纹相互映衬,如同美丽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裳。
  • “拜了穿针楼上月,细与天孙话新洁”:在楼上对着月亮拜谢后,向天上的织女细述新的洁净。
  1. 译文:
  • 白水洗净白色的苎麻,洁白的白霜比不过它的纯洁。
  • 均匀地挑选经纬线,经纬线都像是被霜打后的寒冷而疏朗。
  • 天然的质地本来就是没有瑕疵的,更不用说受到世俗的影响而沾染上了污点。
  • 秋天的阳光明亮而清新,不会接受世俗的诱惑,如红粉、紫罗兰等颜色。
  • 红色的装饰和绿色的花纹相互映衬,如同美丽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裳。
  • 拜谢楼上月亮,向天上的织女细述新的洁净。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洗涤白色苎麻的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洁、简单之美的追求和欣赏。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如“白水浣白苎”中的“洗”字、“濯濯霜不如”中的“濯濯”等,使诗句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 诗歌中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例如“天质本无玷”中的“天质”,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纯净;“玉手苎纱秋潋潋”中的“玉手”和“秋潋潋”,则象征着女子的手和衣服的美丽与优雅。
  • 此诗也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通过洗涤白色苎麻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和纯洁美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