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有佛处,不住无佛处。
万里一条铁,孤鸾无伴侣。
无处不蹉过,有处还却步。
挂角少羚羊,枯桩多死兔。
达也二十九,兴尽复回首。
简也四十馀,寸长竟何有。
人皆笑我愚,我愚学未就。
扑碎古菱花,孰与分妍丑。
【注释】:
- 拟寒山:即仿效寒山子。唐代诗人王维的号,此诗为仿其风格而作。
- 明达:指诗人自己和两位侍者。
- 归蜀:回故乡。
- 不住有佛处,住无佛处:不住的地方有佛,住了的地方没有佛。佛是修行悟道的象征,故称佛为“有”或“无”。
- 万里一条铁:形容路途遥远艰难。
- 孤鸾无伴侣:比喻诗人与友人相别的情景。
- 挂角少羚羊,枯桩多死兔:用动物比喻人生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 达也二十九,兴尽复回首:说自己虽然已到二十九岁,但仍然感到前途渺茫,意欲回头,再作选择。
- 简也四十馀,寸长竟何有:说自己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仍然没有什么成就。
- 人皆笑我愚,我愚学未就:说自己虽然愚笨,但还没有达到学习的水平。
- 扑碎古菱花,孰与分妍丑:用古代菱花镜子比喻自己的学问和才能,说与其被用来辨别美丑(妍丑),不如用来学习进步(分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模仿寒山子的风格而作,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困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知识的深深感慨。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深的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首句“不住有佛处,住无佛处”,直接点出了主题——生活的困境与迷茫。无论是有佛的地方还是无佛的地方,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困扰。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使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力量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困惑。他用动物比喻人生旅途的艰辛和孤独,用菱花镜子比喻自己的学问和才能,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知识的深深感慨。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说:“我愚学未就。”虽然自己愚笨,但还没有达到学习的水平。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谦逊,又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知识的深深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使人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