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便埋,死便埋,本来无位次,僧趁俗安排。
赤洪崖,白洪崖,是我冤家一样乖,哀哀。

【注释】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五十四

死便埋,死便埋,本来无位次,僧趁俗安排。

赤洪崖,白洪崖,是我冤家一样乖,哀哀。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的偈语,表达了佛教徒对佛陀的虔诚崇拜之情。

偈语以“死便埋”开头,强调了生死轮回的观念。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本来无位次”,意味着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观点是对佛教“众生平等”教义的深化。

作者用“僧趁俗安排”来形容僧人在世俗中的活动。这里的“僧趁俗安排”并不是指僧人有意利用世俗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指僧人在世俗中的行为举止,都是根据世俗的规则和期望来安排的。这暗示了佛教徒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守世俗的规则和期望。

作者转向了另一个主题——“赤洪崖,白洪崖”。这里的“赤”和“白”是形容肤色的词语,而“洪崖”则是对某个地方或人物的称呼。作者通过这两个词汇,巧妙地将佛教徒与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这里,“赤洪崖”和“白洪崖”可能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或人物,但它们都与佛教徒的命运紧密相连。

作者用“是我冤家一样乖,哀哀”来结束全诗。这里的“冤家”一词,既表达了佛教徒对佛法的信仰,又表达了他们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抱怨。同时,“哀哀”一词则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它不仅传达了佛教徒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也表达了他们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抱怨。同时,这首诗还揭示了佛教徒在追求解脱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