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庵草舍住山深,无奈檀那错访寻。
了却先师未了底,恶声从此满丛林。

【注释】

①偈(jie)颂:佛教语,梵文音译的“偈”和“颂”。即佛经中的韵文,多用韵文形式来宣扬佛法。八十七首,指《六祖坛经》中的偈子。②檀那:古印度语,梵文Tanra。意译为施主、施主者、供养者。③恶声:恶言恶语。④丛林:佛教语,梵文Samadhi,意为禅林。⑤先师:佛教语,梵文Dhyanasutra,指佛陀以前说过的法门。⑥恶声:恶言恶语。⑦了却:完,尽。⑧底:底事,原因。⑨恶声从此:从这开始出现恶言恶语。⑩满:“充满”的意思。⑪丛林:佛教语,梵文Samadhi,意为禅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佛偶,主要讲述一个寺庙住持对檀越的批评,檀越因误认住持为和尚而错访他,但住持认为檀越没有悟得佛法的真谛,因此对他恶言相向。住持的一番话表达了他对佛教徒修行态度的批评,也反映了禅宗对于修行人的要求与态度:修行人要心无杂念,专心修行,不能随意妄动,更不能以世俗的眼光去评判他人。同时,住持的话也揭示了佛教对于众生的慈悲之心,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指引和点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