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众生,本曾不迷。
悟之一字,甚处得来。
堪笑老瞿昙,镜上又添埃。

【注释】: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三

一切众生,本曾不迷。

悟之一字,甚处得来。

堪笑老瞿昙,镜上又添埃。

译文:

一切众生,本曾没有迷惑。

“悟”这个词,是从哪里得来的?

可叹的是那些老和尚们,镜子上都布满了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的作品《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执着于佛教教义,而忽视生活真理的僧侣的批评。在禅宗中,“悟”是一种境界,是超越生死、达到涅槃的境界。然而,诗人认为这种境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的。因此,他批评那些过于执着于佛法,而忽视了生活的僧侣们,他们就像镜子上的尘埃一样,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干净,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光泽。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的过程,同时也揭示了禅宗对于世俗生活的轻视和排斥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