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钵随缘访古今,皎如玉树倚寒林。
投机不碍多玄辩,寄宿何曾有执心。
禅板蒲团人已静,博山沈水观方深。
从来大器宜成晚,王国公卿多赏音。

【注】

惠海首座是圆照禅师的弟子。这首诗是作者对圆照禅师的赞美。

瓶钵:僧尼所用的器物。

皎如玉树倚寒林:形容清秀、挺拔。皎(jiǎo)白,光亮的样子;玉树,比喻高洁、美好;寒林,指幽暗的树林。

投机:指佛门中互相交往。

博山沈水:古代传说中神仙所佩带的饰物,这里指佛教法器中的香炉和水盂。

【译文】

瓶钵随意来访古今中外,像玉树一样清秀挺拔。

随缘交往不妨碍许多玄妙道理,寄宿时没有执着之心。

禅堂里蒲团人已安静下来,博山炉沉水香炉深深观赏。

从来大器的形成需要晚些,王侯公卿也多赏识他。

【赏析】

此诗为答惠海首座五首之一。首四句赞颂了圆照禅师的为人,接着六句写他的言行,最后两句写他受王侯公卿赏识之事。

“瓶钵随缘访古今”一句,是赞颂圆照禅师随缘布施,到处游历。瓶钵,是僧人用来盛水的器皿。“随缘”,是佛教术语,意为顺其自然,不强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随时都在行善布施,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行善事。“皎如玉树倚寒林”一句,是形容圆照禅师的清秀挺拔。这里的“皎”字是明亮的意思,“玉树”是指美玉般高洁的树木,比喻人的品行高洁美好。“倚寒林”则是指依靠在寒冷的树林之中。整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的品行就像明亮的玉石一般清秀,又像高大挺拔的树木一样挺拔。这句诗通过描写圆照禅师的外貌和气质来赞美他的品行。

“投机不碍多玄辩”一句,是称赞圆照禅师善于辩论。这里的“投机”是指投合时宜。“多玄辩”是指有很多精妙的辩论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善于进行精妙的辩论。这句诗通过赞扬圆照禅师的辩论才能来赞美他的智慧和才华。

“寄宿何曾有执心”一句,是形容圆照禅师心无杂念,专注修行。这里的“寄宿”是指住持寺庙的意思。“何曾”表示从未有过。整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住持寺庙期间,从未有过任何杂念和私心。这句诗通过描绘圆照禅师的生活状态来赞美他的修行成果和品德修养。

“禅板蒲团人已静”一句,是形容禅堂里的人都很安静。这里的“禅板”是指僧人使用的木制板子,上面刻有一些文字以供参禅者敲击以助思考。“蒲团”是指僧人用的草垫子,供坐禅时使用。“人已静”则是指人们都非常安静。整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住持寺庙期间,禅堂里的人们都变得非常安静。这句诗通过描绘禅堂里的景象来赞美圆照禅师的影响力和他所带来的良好风气。

“博山沈水观方深”一句,是形容博山炉和水盂都很深,意味着佛法深远。这里的“博山”是指一种香炉的名称,据说里面装的是一种叫做“博山”的香草。“沈水”是指一种水盂的名称,据说里面装的水是经过沉香熏制的。“方深”则是指非常深刻。整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的佛法深邃而广大,让人难以理解。这句诗通过描绘佛法的特点来赞美它的深邃和广大。

“从来大器宜成晚”一句,是说自古以来伟大的人物都是后来者。这里的“大器”是指伟大的人才或成就,“宜成”则是应该完成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伟大的人都是后来者,只有后来者才能完成伟大的事情。这句诗鼓励人们要有耐心和毅力才能成功,同时也表达了对圆照禅师成就的赞赏之情。

结尾两句是赞扬圆照禅师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和赏识。这里的“王公”是指尊贵的贵族,“公卿”是指高级官员。整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和赏识。这里的“赏音”是指欣赏音乐之意。整句的意思是说,圆照禅师受到了王公贵族的喜爱和赏识,他们的音乐也是美妙动听的。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圆照禅师的尊重和敬仰,也赞美了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