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香严之山天下望,何必楞伽称海上。
龙湫直下一万尺,鹘崖突起三千丈。
借问何人出其中,前有国师后闲公。
中间有人骑乳虎,大雄敬树真卧龙。
山中壮气今重振,堂上老人提旧印。
晶明如住广寒深,渊泉自吸沧溟尽。
兄今三十未为老,名利波涛拔身早。
向来自裂子夏冠,翻然便刬天然草。
如兄勇锐世莫比,谁与同生亦同死。
只今文采尚未章,人道香严有真子。
隋河浑浑日夜流,兄今倚柁到南州。
南州水洁草如染,自在沩山水牯牛。
【注释】
君不见香严之山天下望,何必楞伽称海上。
君:您;香严之山:即香严寺的山;楞伽:梵文“般若波罗蜜多”的简称,意译为“正智”,是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经》的总称。这里指香严寺附近的山林。海上:《楞伽经》是一部重要的佛典。
龙湫直下一万尺,鹘崖突起三千丈。
龙湫:瀑布,相传此瀑布高万尺以上;鹘崖:山崖如鹘(鹰)飞起,突兀而起,也形容山势高峻。
借问何人出其中,前有国师后闲公。
国师:僧人,这里指达摩;闲公:僧人,这里指道信。达摩、道信都是禅宗初祖,他们分别从印度和我国南方传教而来。
中间有人骑乳虎,大雄敬树真卧龙。
中间:中间地带,指香严寺附近一带;大雄:即释迦牟尼,佛教中最高的神祇。
山中壮气今重振,堂上老人提旧印。
山中壮气:山中的雄壮之气;堂上老人:指释迦牟尼,这里指他身边的弟子们。
晶明如住广寒深,渊泉自吸沧溟尽。
晶明:晶莹明亮;渊泉:深邃的泉水。
兄今三十未为老,名利波涛拔身早。
兄:对友人的尊称;三十:三十岁;未为老:不算老;名利:名和利;波涛:波浪;拔身:摆脱身外之物。
向来自裂子夏冠,翻然便刬天然草。
子夏冠:指孔子的学生子夏戴的帽子,这里指孔子;刬:除去。
如兄勇锐世莫比,谁与同生亦同死。
如兄:像兄长一样;勇锐:勇敢锐利;世莫比:在世上没有人能够相比;同生:同时生;亦同死:一同死去。
只今文采尚未章,人道香严有真子。
只今:此刻;文采:文才才华;章:显著;人道:人们说;香严:寺庙的美称。
隋河浑浑日夜流,兄今倚柁到南州。
隋河:隋朝的黄河,这里代指香严寺附近的河流;柁:船桨。
南州水洁草如染,自在沩山水牯牛。
南州:指南方某地;水洁:河水清澈;草如染:草木的颜色鲜艳如染色一般;沩山:在今湖南省西南,是禅宗六代祖慧能的故乡;水牯牛:水牛,这里比喻水清见底的溪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朋友送到香严寺附近的河边,临行之际作此诗以赠。
首联先写香严寺附近一带山川的雄奇秀丽景色。香严寺座落于香严山之阳,寺前有龙湫瀑布,寺后有鹘崖峭壁,寺旁有乳虎岩,寺前有国师岩。这些名胜古迹都在这里集中,使整个香严寺周围成为一处风景名胜之地。
颔联写诗人的朋友要从这里出发去南方了。“前有国师后闲公”,国师岩前就是达摩大师讲学的地点;“闲公”指道信和尚,他曾在香严寺讲学。这两位高僧,都是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曾从天竺来中国传教,后来在我国南方创建了佛教的丛林寺院——禅宗发源地——曹溪。他们的教义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禅宗在我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人们把禅宗称作“曹溪宗”。
颈联写朋友要离开时的情景。“中间有人骑乳虎”,“乳虎”是老虎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朋友。“大雄敬树真卧龙”,“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卧龙”是蜀汉时期的刘备,字昭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善于用人,尤其善于用诸葛亮。诸葛亮足智多谋,忠贞不渝,深受百姓爱戴,人们把他比作卧龙。这里把朋友比作卧龙,可见朋友为人处世的聪明才智。
尾联点出送别的题旨。“如兄勇锐世莫比”,意思是像你这样勇武锐敏的人,世间没有可以和你比拟的。“谁与同生亦同死”,意思是谁能和你一起生长又一起死去呢?这两句话是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说:“只今文采尚未章,人道香严有真子。”意思是现在还没有显著的文采,人们都说香严寺有个真正修行的僧人。“人道”的意思是人们传说,“香严有真子”是指香严寺有一个真正修行的僧人,也就是那位真正修行的僧人。这里的“香严有真子”是指那个真正的僧人——慧能。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颂扬诗。全诗通过对友人的赞颂,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