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桥边住,柴扉傍钓矶。
天晴扶杖出,寺近与僧归。
梁燕穿帘去,沙鸥入屋飞。
几回吟苦处,独立对斜晖。
【注释】
- 过林:指从树林经过。石田湖上所居:指作者隐居的住处。
- 第一桥: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即第一座桥。柴扉:用木料做的门,这里指简陋的房屋门户。钓矶:垂钓的石矶。
- 天晴:天气晴朗。扶杖:拄着拐杖。出:出门。寺近:靠近寺庙。与僧归:和僧人一同返回。
- 梁燕:古代传说燕子筑巢于屋梁。穿帘:穿过竹帘。沙鸥:沙滩上的海鸟。入屋飞:飞进屋里。
- 几回:多次。吟苦处:苦苦吟诗的地方。独对:一个人面对着斜晖(日落时的阳光)。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隐居生活情趣的小诗。首联描写诗人在林中小屋的简朴生活:“第一桥边住,柴扉傍钓矶。”诗人选择了林中第一座桥边作为他隐居生活的居所,简陋的房舍紧靠着钓鱼的石矶。这两句话虽然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但并未直接表达其隐居的心境,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宁静、淡泊的隐逸图景。
颔联“天晴扶杖出,寺近与僧归”,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拄着手杖走出家门,与僧人一同返回住所。这里的“天晴”和“寺近”既点明了时间,又增添了诗意。
颈联“梁燕穿帘去,沙鸥入屋飞”,则是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梁燕穿梭于竹帘之间,沙鸥飞入屋里与诗人共度时光。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更展示了他的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尾联“几回吟苦处,独立对斜晖”,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孤独的时刻,诗人独自面对着斜晖,默默吟诵着诗句。这里的“几回吟苦处”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而“独立对斜晖”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时刻的自我慰藉和自我超越。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日常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