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虽小众山尊,半近吴城半近村。
一壑风烟龙窟宅,满堂巾盔佛儿孙。
生公说法台空在,陆羽煎茶井不存。
唤起幽人无限意,塔铃独语到黄昏。
【题虎丘】
此山虽小众山尊,半近吴城半近村。
一壑风烟龙窟宅,满堂巾盔佛儿孙。
生公说法台空在,陆羽煎茶井不存。
唤起幽人无限意,塔铃独语到黄昏。
【注释】
- 题虎丘:写虎丘的诗。虎丘在苏州城外。
- 小众山尊:指虎丘虽是小山,但却有崇高的地位。
- 半近吴城半近村:虎丘地势独特,一半靠近吴门(今江苏苏州市),一半靠近村落。
- 龙窟宅:比喻虎丘像龙居住的洞穴一样神秘。
- 巾盔:指僧尼等出家人戴的头巾和帽子。
- 生公:即晋代僧人竺道生,曾在此讲经说法。
- 陆羽: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虎丘的惠因寺设炉煎茶。
- 幽人:隐士或高人。
- 黄昏:指傍晚时分。
【赏析】
《题虎丘》是一首描写虎丘风景的诗歌。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郊,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而名扬四海。这首诗通过对虎丘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丽景点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历史人文的感慨。
首联“此山虽小众山尊,半近吴城半近村。”开篇即点明了虎丘虽然面积不大,却有着崇高的地位。这里使用了“虽小”与“尊”这两个相对的概念,既突出了虎丘的独特之处,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地位的认同。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虎丘的地理位置,指出它既靠近吴门又靠近村落,这种双重的地理优势使得虎丘成为了一个兼具自然之美和人文底蕴的地方。
颔联“一壑风烟龙窟宅,满堂巾盔佛儿孙。”通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虎丘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这里,“龙窟宅”暗喻虎丘如同龙的居所一般神秘莫测;“满堂巾盔佛儿孙”则形容虎丘上僧侣众多,如同佛家的子孙一般辈出。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虎丘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上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赞美之情。
颈联“生公说法台空在,陆羽煎茶井不存。”则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进一步丰富虎丘的内涵。生公是指晋代僧人竺道生,他曾在此讲经说法;陆羽则是唐代著名的茶圣,他曾在此处煮茶论道。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虎丘深厚文化底蕴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曾经重要的文化遗迹已经不复存在,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尾联“唤起幽人无限意,塔铃独语到黄昏。”则是从情感层面来结束全诗。这里,“幽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高人雅士,他们往往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塔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在这里,塔铃的铃声仿佛成了一种呼唤,唤醒了那些远离尘世的隐者们的情感。而“独语到黄昏”,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隐者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和对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