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谁无九日诗,诗成须道菊花枝。
直饶无菊何妨醉,野蓼村葵总是题。

注释:自古以来谁没有写过九月九的诗歌?只要写出了诗,就一定要说到菊花的枝叶。即使没有菊花也无妨,野蓼、村葵都是可以题写的。

赏析:此篇为重阳节所作。诗人以“自古谁无”开头,表明在唐代重阳节作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不必稀奇。然后笔锋一转,指出“须道菊花枝”,这是说在写重阳节的诗时,一定要写到菊花(指重阳菊),因为重阳与菊花的关系密切,有重阳赏菊的传统习俗,所以人们往往在此时登高饮酒作赋吟诗,而菊花又是诗人咏叹的对象,所以诗人在写重阳节的诗中要特别提到菊花。

接下来两句,诗人用直截了当的语气表示,即使没有菊花也可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忧愁。这两句诗看似平常,但其中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他通过喝酒来排解忧愁,但这种排解并不能让他摆脱困境,反而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诗人又把话题引向了野蓼和村葵这两个事物上。他认为无论是野蓼还是村葵,都可以成为诗人题咏的对象,因为它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就可以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和特色。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追求。诗人通过对野蓼和村葵的赞美,传达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