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侗正抚,心琴仙调。蓦然想、道契仇香姓赵。愿吾官,早开悟,事皆颠倒。
匿智慧,装懵懂,咄去奸俏。便仿效、许氏庞公,全家物外,个个总了了。
清心净意,通禅明道。逍遥乐、永无忧恼。纵狂歌,任下士,闻之大笑。
笑则笑,怎知得,内貌忒好。待异日、行满功成,管决有、紫书来到。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好问,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悟道的看法和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传妙道本名传花枝借柳词韵”。这里的“传妙道”可以理解为传播或者传授高深的道理,而“花枝借柳”则是指借用花朵和柳树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说,通过某种方式来传播或者传递自己的理念和思想。

第二句:“山侗正抚,心琴仙调。”这里的“山侗”可能是指山野之人,而“心琴仙调”则是指内心的平静和和谐的音乐。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或者一个内心平和的状态。

第三句:“蓦然想、道契仇香姓赵。”这里的“蓦然想”可以理解为突然的思考或者领悟,而“道契仇香姓赵”则是指在思考中与某人产生了共鸣,这个人可能是赵某。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在某个瞬间,作者突然领悟到了某种道理,并与某个人产生了共鸣。

第四句:“愿吾官,早开悟,事皆颠倒。”这里的“愿吾官”可以理解为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官职,而“早开悟”则是指在追求官职的过程中能够早早地觉悟。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追求真理的渴望。

接下来是五到七句,这些句子都在讨论修行和悟道的过程。其中,第八句:“匿智慧,装懵懂,咄去奸俏。”这里的“匿智慧”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智慧,而“装懵懂”则是指假装无知。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修行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需要放下自己的智慧,假装无知。

第九句:“便仿效、许氏庞公,全家物外,个个总了了。”这里的“仿效”可以理解为模仿,而“许氏庞公”则是指古代的许由和庞统两位隐士,他们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修行者效仿这两位隐士的行为,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第十句:“清心净意,通禅明道。”这里的“清心净意”可以理解为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意念的清晰,而“通禅明道”则是指理解禅宗的教义和道理。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修行者通过修炼达到心灵净化和意念明朗的境界。

最后一联:“逍遥乐、永无忧恼。纵狂歌、任下士,闻之大笑。”这里的“逍遥乐”可以理解为快乐自在,而“狂歌”则是指大声唱歌。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快乐和自由,以及对于平凡人的嘲笑和讥讽。

最后一句:“笑则笑,怎知得,内貌忒好。待异日、行满功成,管决有、紫书来到。”这里的“笑则笑”可以理解为即使嘲笑也无所谓,而“怎知得”则是在强调对于修行成果的未知和无法预测性。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修行者对于自己的修行成果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追求真理、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绘,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修行者的赞美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