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设粥当周急,饥者堪怜。美事堪传。他处人闻此善缘。
亦如然。济贫拔苦慈悲福,功德无边。胜爇沉笺。定是将来得上天。
做神仙。
【注释】
三冬:冬天。设粥:施舍粥食。周急:救济急需。饥者堪怜:挨饿的人值得同情。美事:好的善举。他处:其他地方。人闻此善缘:人们听到这一善举的事迹。济贫拔苦慈悲福:救济穷人解除苦难,这是慈悲之福。功德无边:功德无量。胜爇沉笺:胜过焚烧香火。胜:胜过。爇:焚烧。沉笺:虔诚地烧纸。定是将来得上天:一定是将来能得到天堂。
【赏析】
《添字丑奴儿》,又名《丑奴儿近》、《丑奴儿令》。《宋史》卷四二七有“丑奴儿”词,为张先所作。据《梦溪笔谈》引《古今诗话》:“张子野有《丑奴儿令》,后改其名为《添字丑奴儿令》。每遇节序佳时,则自制新词,用其首二字为名。”张先工于小令,尤善慢词,其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语言婉约含蓄;风格柔美而富丽,音律和谐而优美。这首《添字丑奴儿》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之一。
上片起句“三冬设粥当周急”,写施舍粥食以救济贫困之人。这一句中的“三冬”即指冬季,“设粥”是施舍粥食,“当”为救助之意。“饥者堪怜”点明所施舍的对象——饥饿的穷人,“堪怜”即值得怜悯。“美事堪传”点明自己所做的善举是值得传颂的好事,“美事”指好事情,“可传”指能够流传下来。两句连起来说,就是自己施舍粥食给贫困的人,这是多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啊!然而,“亦如然”,也就像这样做。“济贫拔苦”“慈悲福”“功德无边”“胜爇沉笺”,都是对施舍粥食善行的赞扬和肯定。
下片起句“亦如然”,与上片的“亦如然”语意相同,只是换用不同的词语,使语句更为流畅。“胜爇沉笺”,意为胜过焚烧香火,胜:胜过,爇:焚烧,沉笺:虔诚地烧纸。这句的意思是比焚烧香火还要虔诚。“定是将来得上天”,意思是一定会得到天上的奖赏。“上天”指天界或极乐世界,是人们死后灵魂升往之处,也是佛教用语,意谓佛祖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极乐世界、天堂。“做神仙”指修成仙道,成为仙人。“定是”表推测语气,“将来”犹言以后,“上天”指天界或极乐世界,“做神仙”指修成仙道,成为仙人。两句连起来说,就是施舍粥食的行为一定会使自己获得天界的赏赐(即成仙)或者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全词通过描写施舍粥食善行及其结果的过程,赞美了善行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升华,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满足和快乐。